充电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22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0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充电组件,充电组件例如包括: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子元件,壳体包括盖体和外壳,盖体和外壳围合形成容置腔;电子元件设置在容置腔内,盖体与电子元件热传导连接;以及导热连接件,设置于盖体远离容置腔的一侧、且与充电装置热传导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通过设置与充电装置热传导连接的导热连接件,利用导热连接件导热效果好的特性,以使得热量能够较快的在壳体表面传递,从而提高了壳体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速度,进而提高了壳体散热速度,解决了目前充电装置散热情况不好的问题;且基于导热连接件绝缘的特性,能够避免漏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应运而生的,人们也逐渐对电子产品配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目前来说,电子产品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通常使用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充电装置内部设置有电控芯片和变压器、电容器等,其会导致充电装置严重发热,进而影响到充电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但现有的充电装置的散热结构存在无法快速有效导热的弊端。

2、因此,如何使充电装置内部电子器件高效散热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部分缺陷和不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组件,通过设置与充电装置热传导连接的导热连接件,解决了目前充电装置散热情况不好的问题。

2、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组件,例如包括: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子元件,所述壳体包括盖体和外壳,所述盖体和所述外壳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盖体与所述电子元件热传导连接;以及导热连接件,设置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连接件(200)靠近所述盖体(111)一侧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盖体(111)靠近所述导热连接件(200)一侧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连接件(200)连接在所述盖体(111)远离所述容置腔(113)一侧的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连接件(200)和/或所述盖体(111)为高导热绝缘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连接件(200)靠近所述盖体(111)一侧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盖体(111)靠近所述导热连接件(200)一侧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连接件(200)连接在所述盖体(111)远离所述容置腔(113)一侧的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连接件(200)和/或所述盖体(111)为高导热绝缘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11)远离所述电子元件(120)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条状凸起(1111),多个所述条状凸起(1111)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座(300),所述充电装置(100)还包括插脚(130),所述插脚(130)包括相对设置的插脚第一端(131)和插脚第二端(132),所述插脚第二端(132)贯穿所述盖体(111)、且延伸至所述容置腔(113)内部与所述电子元件(120)电连接,所述插脚第一端(131)用于插接至所述插座(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杭解雯清马立峰牛潇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图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