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取像镜头,特别是可获取人体眼底或其他器官影像的眼底镜头。
技术介绍
1、当前眼底镜头的设计难以兼顾广视角、低鬼影、大光圈、低镜片数、轻量化及高解析度等需求。因此,亟需一种能满足以上需求且能适配于行动装置或其他镜头模块的高成像品质眼底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2、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眼底镜头,包括屈光度值为正的第一透镜组、屈光度值为正的第二透镜组、屈光度值为正的第三透镜组及孔径光阑。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且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三片透镜,其中一片为非球面透镜,最靠近第一透镜组的透镜为第二透镜,且三片透镜中包括二个实质紧靠且曲面对应的透镜表面。第三透镜组包括二片透镜,且其中一片为非球面透镜。孔径光阑设于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且眼底镜头具有屈光度的透镜总数为6至8片。眼底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36<l1/lt<1.12,0.65<r1/r2<7.69及14.18<|lt/efl|<41.69,其中l1为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于眼底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lt为眼底镜头两端最外侧的透镜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r1为第一透镜的光学表面中心轴线到光学表面最外侧转折点的最短距离,r2为第二透镜光学表面中心轴线到光学表面最外侧转折点的最短距离,efl为眼底镜头的有效焦距。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眼底镜头
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眼底镜头,包括从眼底镜头物侧到像侧依序排列的具有非球面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一光圈、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其中的二个为胶合透镜,第五透镜或第六透镜其中之一为非球面透镜,且眼底镜头具有屈光度的透镜最多为8片。眼底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36<l1/lt<1.12,0.65<d1/d2<2.42及14.18<|lt/efl|<41.69。其中l1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眼底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lt为眼底镜头两端最外侧的透镜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d1为第一透镜的光学表面的直径,d2为第二透镜的光学表面的直径,且efl为眼底镜头的有效焦距,光学表面为透镜未被镜片法兰面(lens flange)覆盖的表面,且光学表面的直径大于通光孔径(clean aperture)。
5、借由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可提供具有广视角、低鬼影、大光圈、低镜片数、广视度、可见光/近红外光高解析度成像的至少其中之一优点的眼底镜头,且可提供适配于行动装置或其他镜头模块的高成像品质眼底镜头。
6、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组至该第二透镜组的距离大于该第二透镜组至该第三透镜组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眼底镜头还包括一视度调整机构,位于该第三透镜组所在位置,该第三透镜组的其中之一透镜可借由该视度调整机构移动,以调整该眼底镜头的视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组包括一胶合透镜。
5.一种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组与该第二透镜组的距离大于该第二透镜组在该光轴方向的长度二倍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组和该第二透镜组之间还包括一偏振分光棱镜或一二向色镜。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组还包括一无焦透镜组(afocal lens),且该无焦透镜组由两片胶合的玻璃透镜组成。
9.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眼底镜头最接近
10.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眼底镜头满足4.3<|EFL1/EFL|<5.832的条件,其中EFL1为该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且EFL为该眼底镜头的有效焦距。
11.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眼底镜头最接近该眼底镜头物侧的透镜,其近轴表面为平凸状或凹凸状,且该平凸状或该凹凸状的凸面朝向该眼底镜头的该物侧。
12.一种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眼底镜头进一步满足以下条件:
14.如权利要求1、5或12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眼底镜头的光圈值大于1.6且小于2.8。
15.如权利要求1、5或12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眼底镜头的对角视场角大于30度且小于6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组至该第二透镜组的距离大于该第二透镜组至该第三透镜组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眼底镜头还包括一视度调整机构,位于该第三透镜组所在位置,该第三透镜组的其中之一透镜可借由该视度调整机构移动,以调整该眼底镜头的视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组包括一胶合透镜。
5.一种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组与该第二透镜组的距离大于该第二透镜组在该光轴方向的长度二倍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组和该第二透镜组之间还包括一偏振分光棱镜或一二向色镜。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眼底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组还包括一无焦透镜组(afocal lens),且该无焦透镜组由两片胶合的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昇,陈正宏,林经纶,
申请(专利权)人: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