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使用的脑氧贴片探头及BIS贴片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12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0
一种配合使用的脑氧贴片探头及BIS贴片探头,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脑氧贴片,包括第一柔性基底、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及第一接口;BIS贴片探头,包括第二柔性基底,第二柔性基底内设有第一测量电极、第二测量电极、第三测量电极及接地电极,第二柔性基底与其中一个第一柔性基底配合的一侧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避让口,且第一柔性基底设有尖端。针对贴片探头进行更改,将一侧的贴片探头进行避让设计,利用避让来实现麻醉深度传感器和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各个传感器均处于最佳位置,保证在监测中能够更准确的进行术者的生理监测,提高安全性,同时在保留原有的接口的基础上,可以省去监测设备的更新费用,极大对原有设备进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配合使用的脑氧贴片探头及bis贴片探头。


技术介绍

1、现如今高龄以及危重患者日益增多,加之个体化,精准化要求,脑氧检测和麻醉深度监测(bis)需求人群越来越多,涉及脑灌注,脑氧供,颈部血管,心脏血管大手术等均需要脑氧和bis同时监测。而脑氧和bis耗材都集中在额头部位,进行监测,而两种耗材相对占位置较大,且都有最佳位置要求,目前,两种监测在同时使用时会有相互影响和冲突。经常因为位置原因影响到监测数据的正常显示以及稳定显示。

2、脑氧贴片探头宽3.8cm ,bis 贴片探头:长28cm、宽 3cm,两者的说明书均推荐额头部位相对居中。但是据调查:额头高度: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男性和女性)的额头高度大约在5到7厘米之间。有的患者甚至更窄。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脑氧贴片探头与bis贴片探头的最佳贴合位置存在位置重叠。而两者的使用需求又决定了两者不能存在重叠,对此在实际中,只能将其中的脑氧贴片的位置向上方移,使得其偏离最佳位置,导致监测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

3、针对该问题,现有厂家提出将两者结合为一体,如中国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合使用的脑氧贴片探头及BIS贴片探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使用的脑氧贴片探头及BIS贴片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包括用于检测前额左侧的左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和用于检测前额右侧的右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所述左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及右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柔性基底(100)内,且左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及右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均设有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配合使用的脑氧贴片探头及BIS贴片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包括第一光源(120)、第一光电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使用的脑氧贴片探头及bis贴片探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使用的脑氧贴片探头及bis贴片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包括用于检测前额左侧的左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和用于检测前额右侧的右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所述左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及右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柔性基底(100)内,且左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及右侧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均设有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配合使用的脑氧贴片探头及bis贴片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脑血氧饱和度采集组包括第一光源(120)、第一光电管(130)和第二光电管(140),且所述光源(120)位于第一测量电极(220)和接地电极(250)之间,所述第一光电管(130)和第二光电管(140)位于接地电极(250)和第二测量电极(2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合使用的脑氧贴片探头及b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陆平金丹杜文文蒲盛昌黄跃跃王均炉潘景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