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06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枕平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左挡板与右挡板相互平行,前挡板与后挡板相互平行;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的一侧和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的一侧分别与左挡板的两端相连接,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的另一侧和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的另一侧分别与右挡板的两端相连接,右挡板的上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轨枕右调节板,轨枕右调节板与左挡板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之间变小;后挡板安装于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上,后挡板的上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轨枕后调节板,轨枕后调节板与前挡板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之间变小;前挡板安装于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轨枕可以稳定且精准的下落至第二升降机上,后期可以更加精准的进行轨枕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枕平台,具体涉及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分枕平台上按照要求放置多个轨枕,然后再利用吊装工具将轨排放置于所有轨枕上方的分枕平台上,以便于在分枕平台上进行轨枕与轨排的连接,在此过程中,其中,因为轨枕的数量较多,在放置轨枕时还要按照要求进行间隔放置,如果对轨枕一个一个的进行吊装则工作量相对较大,效率也十分低下。

2、针对上述技术中的缺点,申请号为302431853925.6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枕平台用主机架,通过在分枕平台上安装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和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以便于在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上安装第一升降机,在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上安装第二升降机,通过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的配合,实现轨枕的分层铺设,但具体如何设置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使得轨枕的分层铺设能够稳定进行,但是,如何保证轨枕稳定的吊装至第二升降机上,以便于后期轨枕更加稳定的进行分层铺设,也是实际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用以解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包括设置有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2)和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3)的分层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竖直设置的前挡板(4)、后挡板(5)、左挡板(6)和右挡板(7),左挡板(6)与右挡板(7)相互平行,前挡板(4)与后挡板(5)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5)设置有两个,两个后挡板(5)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且两个后挡板(5)均安装于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3)靠近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2)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4)朝向第二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包括设置有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2)和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3)的分层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竖直设置的前挡板(4)、后挡板(5)、左挡板(6)和右挡板(7),左挡板(6)与右挡板(7)相互平行,前挡板(4)与后挡板(5)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5)设置有两个,两个后挡板(5)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且两个后挡板(5)均安装于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3)靠近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2)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4)朝向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3)的一面为倾斜设置的轨枕前调节面,轨枕前调节面与后挡板(5)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之间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4)包括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且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均安装于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2)上;所述左挡板(6)的一端与第一前挡板相连接,右挡板(7)的一端与第二前挡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安装横梁(2)上安装有两个竖直安装板(201),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分别安装于两个竖直安装板(2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枕平台用主轨枕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6)为l型竖直安装板,左挡板(6)与右挡板(7)相平行且连接于第一前挡板远离第二前挡板的一侧,左挡板(6)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机安装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宇杨军强周艳霞李宁王玉强陈锋康林江白伟伟邢小乐党贵平米鹏宋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