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保护区人为干扰行为的识别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700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保护区人为干扰行为的识别装置及方法,包括:至少一个采集模块;干扰行为数据库;识别模块,电性连接采集模块和干扰行为数据库;以及,监测终端,电性连接识别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支撑柱;采集部,设于支撑柱顶部,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外壳,底部中空且设于支撑柱底部;水质检测仪,设于外壳内壁;以及,取样部,在识别结果为干扰行为时取样水体,并将取样水体送至水质检测仪的检测端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识别为干扰行为时,采集模块中的取样部取样水体送至水质检测仪的检测端进行检测并传输给监测终端,以便管理人员迅速掌握受干扰水域的水质状况,在后续可针对性的对经过人为干扰的水域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具体为一种环境保护区人为干扰行为的识别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环境保护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等多重功能。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环境保护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其中人为干扰行为尤为突出,成为破坏保护区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因素之一。

2、目前在人为干扰行为中,常见的是向监测水域投洒固体、液体或气体等物质,如投加药剂、污染物等,该种人为干扰行为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长期且难以逆转的损害,现有的环境保护区人为干扰行为的识别装置主要依赖于现场监控,通过实时采集并传输现场的图像数据,再由人工或简单的图像识别算法进行初步判断,这种方式虽然能捕捉到人为干扰行为,但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能对已经受到人为干扰的水域进行及时、全面的检测,导致管理人员在后续无法针对性的对经过人为干扰的水域进行处理,延误了最佳的治理时机,加剧了环境损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境保护区人为干扰行为的识别装置及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保护区人为干扰行为的识别装置,用于监测水源保护区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部(2)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部(6)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部(6)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63)与连接板(6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2)的一侧转动插设有转轴(610),所述转轴(610)的一端与取样筒(63)传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齿轮与设于外壳(3)内壁的竖向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取样筒(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保护区人为干扰行为的识别装置,用于监测水源保护区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部(2)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部(6)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部(6)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63)与连接板(6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2)的一侧转动插设有转轴(610),所述转轴(610)的一端与取样筒(63)传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齿轮与设于外壳(3)内壁的竖向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取样筒(63)的外壁设有搅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许小娟单楠张琨杨悦林达义邹长新林乃峰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