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诱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榆黄菇菇棚阻隔网夹式诱虫装置。
技术介绍
1、榆黄菇,别名金顶侧耳,它是东北区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在榆黄菇菇棚内经常会使用诱虫板对烟粉虱、白粉虱、黄曲条跳甲、潜叶蝇、蚜虫、蓟马、斑潜蝇、梨茎蜂、黑翅粉虱、茶小绿叶蝉及多种双翅目害虫等具有吸引诱杀作用,但在诱虫板推向市场后,将近十多年,发现很多害虫被诱捕到同时也捕杀到天敌昆虫,或者前期害虫没有诱捕到,大量草蛉,瓢虫等天敌被诱虫板诱捕,杀死,造成大自然天敌数量的减少,严重影响到自然天敌对害虫的防控。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202010374442.8公开了一种阻隔网夹式诱虫装置,该专利通过阻隔网及诱虫板容易拆卸安装,诱虫板诱捕害虫的功效,并有效的阻隔天敌,保护天敌,使用物理方式防治虫害的同时,不伤害天敌并维持生态平衡,上述专利虽然具有保护天敌的功能,但是诱虫板与阻隔网之间的距离不能够调整,导致适应范围有限,由于榆黄菇菇棚内经常存在多种不同体积的昆虫,如果阻隔网与诱虫板的距离较远,则会影响诱虫效果,如果太近,又会导致天敌误触到诱虫板,选择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榆黄菇菇棚阻隔网夹式诱虫装置,包括框体(1)和诱虫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蜗杆(4),所述蜗杆(4)的一端贯穿安装板(3)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安装板(3)的外表面,所述蜗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安装板(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5),所述丝杆(5)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6),所述蜗轮(6)与蜗杆(4)呈啮合连接,所述丝杆(5)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活动筒(7),所述活动筒(7)与安装板(3)呈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榆黄菇菇棚阻隔网夹式诱虫装置,包括框体(1)和诱虫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蜗杆(4),所述蜗杆(4)的一端贯穿安装板(3)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安装板(3)的外表面,所述蜗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安装板(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5),所述丝杆(5)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6),所述蜗轮(6)与蜗杆(4)呈啮合连接,所述丝杆(5)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活动筒(7),所述活动筒(7)与安装板(3)呈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8),所述卡板(8)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阻隔网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榆黄菇菇棚阻隔网夹式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与诱虫板(2)呈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刚,郭成瑾,孙海霞,沈瑞清,李冬,王海霞,赵雪,高冉,徐瑾瑜,杨薇,陆叶,张圆,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