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681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环境温度,对黑体进行加热,直至黑体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使用双目超声测距传感器测量距离,计算被测物和红外探测器之间距离。对环境温度和距离进行补偿计算,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最优值搜索,得到补偿后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粒子群算法与可变焦距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能够减小外界辐射能量对测温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测温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被测物体实际温度的解析公式,构造环境温度和测温距离的补偿公式,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温度补偿函数进行拟合,加速收敛速度和补偿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粒子群算法,具体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非理想的自然环境中,电力设备的发射率、环境温度、光照、测温距离、粉尘、电磁干扰等都会对红外探测器的测温精度产生影响,其中环境温度和测温距离对测温精度影响尤为严重。在实际环境中,探测器的红外芯片不仅接收来自被测物体发出的辐射能量,同时还会接收到被测物反射周围环境中高温物体的辐射能量和大气的辐射能量,如果后者的温度逐步升高会增加探测器接收到辐射能量,最后反映为被测物温度的明显漂移。由测温距离导致红外探测器的测温误差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当红外机型的焦距为固定值,测温距离增加时,致使被测物体无法填满视场,那么红外芯片接收到被测物的辐射能量就会减少,导致测温精度降低。其次,测温精度会受到大气吸收的影响,当测温距离增加后,这种吸收作用将会增强,反映为大气的透射率降低,减少红外测温设备接收的辐射能量,导致测温误差。

2、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与可变焦距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该方法利用红外探测器可变焦距的特性,依据测温距离调整焦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环境温度,对黑体进行加热,直至黑体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包括,利用环境温度传感器获得此时的环境温度Ta,在此环境温度下,利用加热台对黑体进行加热,通过热电阻传感器进行测温,直至黑体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后,维持该温度T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双目超声测距传感器测量距离,计算被测物和红外探测器之间距离包括,双目超声测距传感器测得的距离为L1和L2,红外探测器被安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环境温度,对黑体进行加热,直至黑体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包括,利用环境温度传感器获得此时的环境温度ta,在此环境温度下,利用加热台对黑体进行加热,通过热电阻传感器进行测温,直至黑体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后,维持该温度t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双目超声测距传感器测量距离,计算被测物和红外探测器之间距离包括,双目超声测距传感器测得的距离为l1和l2,红外探测器被安置在两个距离传感器连线的中点,黑体温度保持不变,人为改变红外探测器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l(1),l(2),...,l(i)},利用红外探测器分别测出对应的温度信息,计算距离公式表示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双目超声测距传感器测量距离,计算被测物和红外探测器之间距离还包括,改变加热台的温度,待黑体温度稳定后,重复计算距离操作,得到不同黑体温度{t0(1),t0(2),...,t0(j)}和不同测温距离下的红外测温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红外探测器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环境温度和距离进行补偿计算包括,得到的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柯蒙恩金庆忍鲍海波徐树峰覃思卢柏桦莫枝阅廖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