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能耦合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661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能耦合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与用户端相连接形成供热回路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用户端相连接形成供热供冷回路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通过设置太阳能集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进行多能耦合供热供冷;太阳能集热系统产生的热能一部分传递至用户端、一部分存储在季节性蓄热水箱;空气源热泵系统产生的热能和冷能一部分传递至用户端、一部分存储在季节性蓄热水箱,通过设置季节性蓄热水箱储存热能和冷能,减少能量消耗;水源热泵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有季节性蓄热水箱,水源热泵系统将季节性蓄热水箱内的热能和冷能传递至用户端,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第一除霜管路连通,季节性蓄热水箱与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第二除霜管路连通,通过设置第一除霜管路和第二除霜管路解决空气源热泵结霜时不能供热的问题;通过设置多种工作模式根据用户实际需求灵活调节供暖供冷,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供冷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多能耦合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对能源效率与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清洁能源高效供暖成为研究热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作为高效利用环境热能的技术,两者结合为供暖系统提供了节能减排新思路。然而,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耦合系统仍存在受环境条件限制的问题,适用范围有限,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系统构造复杂且投入较大。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集成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及季节性蓄热水箱的多能源耦合供暖供冷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室外环境条件和用户侧的实时负荷需求,灵活调节运行模式,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与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高效性。

2、如公开号为:cn201820500386的中国专利提出了开一种相变储热式多能耦合智能供热供冷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谷电加热器、相变储能装置以及用热用冷末端;所述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储热罐和储冷罐;所述空气源热泵、所述水源热泵、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以及所述谷电加热器的接入端与接出端同时与所述储冷罐和储热罐的接入口和接出口连接,以使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能耦合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用户端(7)相连接形成供热回路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用户端(7)相连接形成供热供冷回路的空气源热泵系统(2)和水源热泵系统(4),太阳能集热系统产生的热能一部分传递至用户端(7)、一部分存储在季节性蓄热水箱(3);空气源热泵系统(2)产生的热能和冷能一部分传递至用户端(7)、一部分存储在季节性蓄热水箱(3);水源热泵系统(4)的输入端连接有季节性蓄热水箱(3),水源热泵系统(4)将季节性蓄热水箱(3)内的热能和冷能传递至用户端(7),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系统(2)通过第一除霜管路连通,季节性蓄热水箱(3)与空气源热泵系统(2)通过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耦合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用户端(7)相连接形成供热回路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用户端(7)相连接形成供热供冷回路的空气源热泵系统(2)和水源热泵系统(4),太阳能集热系统产生的热能一部分传递至用户端(7)、一部分存储在季节性蓄热水箱(3);空气源热泵系统(2)产生的热能和冷能一部分传递至用户端(7)、一部分存储在季节性蓄热水箱(3);水源热泵系统(4)的输入端连接有季节性蓄热水箱(3),水源热泵系统(4)将季节性蓄热水箱(3)内的热能和冷能传递至用户端(7),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系统(2)通过第一除霜管路连通,季节性蓄热水箱(3)与空气源热泵系统(2)通过第二除霜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耦合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太阳能集热器(1)与用户端(7)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一回液管路,第一进液管路上设有阀门十一(611)和阀门二十一(621),第一进液管路通过第一蓄热蓄冷进液支路与季节性蓄热水箱(3)连通,第一蓄热蓄冷进液支路上设有阀门十二(612);第一回液管路上设有阀门十(610)和阀门二十四(624),第一回液管路通过第一蓄热蓄冷回液支路与季节性蓄热水箱(3)连通,第一蓄热蓄冷回液支路上设有阀门九(609),季节性蓄热水箱(3)与太阳能集热器(1)之间的第一回液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一(51),季节性蓄热水箱(3)与用户端(7)之间的第一回液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五(5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能耦合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空气侧换热器(21)、第一压缩机(22)和用户侧换热器(23),空气侧换热器(21)与用户侧换热器(23)之间连接有第二进液管路和第二回液管路,第二进液管路上设有第一四通阀(25),第一四通阀(25)通过第一压缩进液管路和第一压缩回液管路与第一压缩机(22)相连接,第二回液管路上设有第一节流阀(24);用户侧换热器(23)和用户端(7)之间连接有第三进液管路和第三回液管路,第三进液管路上设有阀门五(605)和阀门二十(620),第三进液管路通过第二蓄热蓄冷进液支路与季节性蓄热水箱(3)连通,第二蓄热蓄冷进液支路上设有阀门六(606);第三回液管路上设有阀门七(607)和阀门二十三(623),第三回液管路通过第二蓄热蓄冷回液支路与季节性蓄热水箱(3)连通,第二蓄热蓄冷回液支路上设有阀门八(608);季节性蓄热水箱(3)与用户侧换热器(23)之间的第三回液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三(53),季节性蓄热水箱(3)与用户端(7)之间的第三回液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六(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耦合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霜管路包括第一除霜进液管路和第一除霜回液管路,第一进液管路通过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寅董岁具高龙闫俊海孟照峰孙伟丽王晨胡柯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