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线性多模干涉的双波段同步锁模光纤激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649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多模干涉的双波段同步锁模光纤激光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双波段同步锁模激光器结构复杂以及双波段超短脉冲难以实现精确同步的技术问题。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泵浦源(1)、第一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2)、第一偏振控制器(3)、光纤延迟线(4)、第一波分复用器(5)、基于多模光纤的可饱和吸收体(6)、第二波分复用器(7)、掺铒增益光纤(8)、第二泵浦源(9)、第二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10)、第二偏振控制器(11)、掺镱增益光纤(12)。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高稳定性双波段同步超短脉冲输出,具有结构简单,能够自启动,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该系统可应用于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超短脉冲相干合成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多模干涉的双波段同步锁模光纤激光系统的设计。


技术介绍

1、双波段同步锁模激光器是一种能够在两个不同波段同时产生时间上高度同步的超短光脉冲序列的新型光源,被广泛应用于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显微成像、超短脉冲相干合成等领域。

2、一般地,两台自由运转的超短脉冲激光器实现脉冲同步可采用主动反馈同步技术或被动全光同步技术。主动反馈同步技术具有控制系统复杂、易受到光电探测器和混频器等器件的影响、集成度与便捷性较差等缺点。被动全光同步技术利用了交叉相位调制效应来实现不同波段的激光器在时域上的精确同步,这种技术在光纤激光器中尤为适用。得益于光纤的波导结构,脉冲光场被局限在直径非常小的纤芯中,这能够提高脉冲光的峰值功率密度,从而增强脉冲的非线性效应,进而获得更加稳定的同步脉冲。此外,被动全光同步技术避免了复杂的电子反馈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性高等优点。因此,发展基于全光纤结构的双波段同步超快激光光源已成为超快光学和激光
的前沿热点。

3、目前,双波段同步锁模光纤激光器实现锁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非线性多模干涉的双波段同步锁模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浦源(1)、第一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2)、第一偏振控制器(3)、光纤延迟线(4)、第一波分复用器(5)、基于多模光纤的可饱和吸收体(6)、第二波分复用器(7)、掺铒增益光纤(8)、第二泵浦源(9)、第二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10)、第二偏振控制器(11)、掺镱增益光纤(12);所述第一泵浦源(1)与第一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2)的泵浦端a连接;所述第一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2)、掺铒增益光纤(8)、第二波分复用器(7)、基于多模光纤的可饱和吸收体(6)、第一波分复用器(5)、光纤延迟线(4)、第一偏振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线性多模干涉的双波段同步锁模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浦源(1)、第一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2)、第一偏振控制器(3)、光纤延迟线(4)、第一波分复用器(5)、基于多模光纤的可饱和吸收体(6)、第二波分复用器(7)、掺铒增益光纤(8)、第二泵浦源(9)、第二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10)、第二偏振控制器(11)、掺镱增益光纤(12);所述第一泵浦源(1)与第一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2)的泵浦端a连接;所述第一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2)、掺铒增益光纤(8)、第二波分复用器(7)、基于多模光纤的可饱和吸收体(6)、第一波分复用器(5)、光纤延迟线(4)、第一偏振控制器(3)闭环连接,构成第一子激光器;所述第二泵浦源(9)与第二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10)的泵浦端e连接;所述第二偏振无关光学集成器件(10)、掺镱增益光纤(12)、第二波分复用器(7)、基于多模光纤的可饱和吸收体(6)、第一波分复用器(5)、第二偏振控制器(11)闭环连接,构成第二子激光器;所述光纤延迟线(4)用于调节第一子激光器产生脉冲的时延量,来控制第一子激光器产生脉冲的重复频率;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5)、基于多模光纤的可饱和吸收体(6)、第二波分复用器(7)为第一、第二子激光器的共腔部分,两子激光器产生的脉冲在该共腔部分中发生交叉相位调制,从而实现第一、第二子激光器产生的脉冲的同步;共腔部分中基于多模光纤的可饱和吸收体(6)具有损伤阈值高、饱和吸收带宽大、稳定性好等优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鼎王壮李和平张旨遥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