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与系统,属于碳排放核算。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国内外碳排放核算方面存在多种核算方法和标准,使得碳排放企业在进行相关盘查核算时的难度增加,同时在核算阶段,不同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标准的更新也会导致核算相关因子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碳排放核算的专业门槛。同时,在能源消耗数据采集和管理阶段,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实时动态监测和评价企业区域内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这涉及到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完整性问题。
2、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企业能源消耗相关数据的有效管理以及碳排放核算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但如何利用上述技术来优化碳排放管理,实现智能化碳排放核算的同时保证企业碳排放数据的隐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针对面向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所存在的数据管理复杂,核算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与系统。
3、技术方案
4、为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边缘节点进行碳排放调整决策公式为:C=N*ε,其中C为碳排放量,N为用电量,ε为排放因子,依据机器学习算法所识别出的能源消耗模式对决策公式中的排放因子ε进行动态调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进行本地企业碳排放核算时,对于能源消耗状况波动较大的时段采用大粒度碳排放核算方法,对于能源消耗状况波动较小的时段采用小粒度碳排放核算方法,粒度由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边缘节点进行碳排放调整决策公式为:c=n*ε,其中c为碳排放量,n为用电量,ε为排放因子,依据机器学习算法所识别出的能源消耗模式对决策公式中的排放因子ε进行动态调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进行本地企业碳排放核算时,对于能源消耗状况波动较大的时段采用大粒度碳排放核算方法,对于能源消耗状况波动较小的时段采用小粒度碳排放核算方法,粒度由机器学习算法所学习的类别数量决定,由不同的类别核算出不同的碳排放等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边缘节点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前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网络时使用智能合约验证数据来源与完整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扬,吉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摩智能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