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金属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5576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金属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锂金属复合负极包括三维铜集流体及置于三维铜集流体内的Li/Li<subgt;3</subgt;Sb‑LiCl。制备方法包括:将三维铜集流体置于SbCl<subgt;3</subgt;溶液中,通过置换反应在三维铜集流体表面形成Cu<subgt;2</subgt;Sb和CuCl<subgt;2</subgt;;将其置于熔融态锂中,熔融锂与Cu<subgt;2</subgt;Sb和CuCl<subgt;2</subgt;发生反应原位生成Li<subgt;3</subgt;Sb和LiCl;其中,亲锂的Li<subgt;3</subgt;Sb均匀分布到富Li相中,LiCl随着充放电的进行自发的分布在三维Li/Li<subgt;3</subgt;Sb表面形成保护层,获得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Li/Li<subgt;3</subgt;Sb‑LiCl复合电极。Li<subgt;3</subgt;Sb与Li的均匀复合有助于实现Li<supgt;+</supgt;在整个复合电极内部的快速传输,LiCl保护层可增强电极界面稳定性,加快Li<supgt;+</supgt;传输速率和形成稳定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同时,三维骨架提供了金属锂膨胀的空间,维持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和小的体积变化,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金属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锂金属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锂金属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1)以及低氧化还原电位(-3.04v),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负极材料。然而,锂金属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锂枝晶生长、不可控的体积膨胀和不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sei)的问题。锂枝晶会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严重时引发安全性问题。由于锂金属的无宿主结构,其在电池重复地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这将导致电极结构被破坏,使得电池的循环寿命衰减。此外,高反应活性的锂金属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产生的脆弱的sei层,在锂枝晶生长和巨大的体积变化过程中该sei层也会不断的被破坏。这些问题使得锂金属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库伦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差、以及电池安全性问题。

2、基于锂金属在充放电过程中不可控的体积膨胀问题,一些三维骨架材料(如泡沫铜、泡沫镍、铜网、多孔铜集流体、碳纳米纤维)被引入到锂金属负极的研究中。由于三维骨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空间,不仅可以降低局部电流密度和均匀电场从而诱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金属复合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锂金属复合负极包括三维集流体及填充于三维集流体内的Li金属和Li3Sb合金,所述锂金属复合负极还包括包覆于所述三维集流体外表面的LiCl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集流体为泡沫铜、铜网、多孔铜、铜纳米纤维或泡沫镍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集流体的厚度为0.2~1.5mm,孔径为0.1~0.5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锑溶液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金属复合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锂金属复合负极包括三维集流体及填充于三维集流体内的li金属和li3sb合金,所述锂金属复合负极还包括包覆于所述三维集流体外表面的licl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集流体为泡沫铜、铜网、多孔铜、铜纳米纤维或泡沫镍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集流体的厚度为0.2~1.5mm,孔径为0.1~0.5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锑溶液的浓度为0.02~0.08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开富陈晓燕周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