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563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结构,包括支撑架体、底模板和拉绳,所述支撑架体的两端落在箱梁湿接缝两侧的梁体上,底模板设置在箱梁湿接缝底部,底模板两端抵靠在箱梁湿接缝两侧翼梁底面上,底模板的下方还设有多根所述拉绳,拉绳绕过一侧的梁体到达相邻的箱梁湿接缝,还包括拉紧螺杆和保护套管,所述底模板上固定连接有多根所述拉紧螺杆,所述拉紧螺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套管套在所述拉紧螺杆外,所述保护套管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箱梁湿接缝外,下端与所述底模板向抵接。本实用信息有效解决了直接利用拉绳将底模板分离时,存在的所需拉力大,拉绳易于被拉断,甚至模板无法与湿接缝混凝土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1、在以往桥梁湿接缝施工中,相邻俩跨湿接缝模板横移时需要人工下至桥下进行操作。为解决这一难题,专利202223291424.7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湿接缝现浇装置,通过模板背面的拉绳将模板横向移动到另一条湿接缝上进行安装,人员全部在箱梁顶面作业,避免了以往需人工下桥横移模板时存在的安全风险。但是上述专利中,依靠拉绳的拉力实现模板与湿接缝混凝土的脱离,不仅需要的拉力较大,而且存在拉绳拉断,模板无法脱离湿接缝混凝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结构,旨在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桥梁湿接缝施工结构,包括支撑架体、底模板和拉绳,所述支撑架体的两端落在箱梁湿接缝两侧的梁体上,所述底模板设置在箱梁湿接缝底部,所述底模板两端抵靠在箱梁湿接缝两侧翼梁底面上,所述底模板的下方还设有多根所述拉绳,所述拉绳绕过一侧的梁体到达相邻的箱梁湿接缝,还包括拉紧螺杆和保护套管,所述底模板上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结构,包括支撑架体(1)、底模板(2)和拉绳(3),所述支撑架体(1)的两端落在箱梁湿接缝(7)两侧的梁体(6)上,所述底模板(2)设置在箱梁湿接缝(7)底部,所述底模板(2)两端抵靠在箱梁湿接缝(7)两侧翼梁底面上,所述底模板(2)的下方还设有多根所述拉绳(3),所述拉绳(3)绕过一侧的梁体(6)到达相邻的箱梁湿接缝(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紧螺杆(4)和保护套管(5),所述底模板(2)上固定连接有多根所述拉紧螺杆(4),所述拉紧螺杆(4)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套管(5)套在所述拉紧螺杆(4)外,所述保护套管(5)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箱梁湿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结构,包括支撑架体(1)、底模板(2)和拉绳(3),所述支撑架体(1)的两端落在箱梁湿接缝(7)两侧的梁体(6)上,所述底模板(2)设置在箱梁湿接缝(7)底部,所述底模板(2)两端抵靠在箱梁湿接缝(7)两侧翼梁底面上,所述底模板(2)的下方还设有多根所述拉绳(3),所述拉绳(3)绕过一侧的梁体(6)到达相邻的箱梁湿接缝(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紧螺杆(4)和保护套管(5),所述底模板(2)上固定连接有多根所述拉紧螺杆(4),所述拉紧螺杆(4)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套管(5)套在所述拉紧螺杆(4)外,所述保护套管(5)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箱梁湿接缝(7)外,下端与所述底模板(2)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勇刘国权周中书王龙李灿丁旋罗俊洲彭韬王宇李果江凯波钱树旺何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