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张力控制单元及微张力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560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张力控制单元及微张力控制方法,微张力控制单元设置在压延机的成膜、减薄及收卷阶段,包括张力摆辊组件与至少一个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位于张力摆辊组件的出料一侧;张力摆辊组件包括两根左右对称的摆辊,摆辊两端连接到摆臂上,摆臂上穿设芯轴,芯轴连接摆辊电机,芯轴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摆辊的转动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除了通过张力传感器对膜片张力进行实时监测外,还通过角度传感器对摆辊的角度进行实时检测,角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反馈张力调整时摆辊实际转动的角度,为控制提供更精准的参数,使张力调整更稳定、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延机控制,尤其是一种微张力控制单元及微张力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压延机应用于压延、薄膜拉伸、轧制等行业,在压延机的控制系统中,多个结构单元涉及到了反馈控制:辊缝调整单元、极片纠偏单元、极片张力控制单元。其中辊缝调整结构用于调整主压辊的辊间缝隙,完成轧制力和极片厚度的调整;极片纠偏结构用于进行极片跑偏调整,避免极片跑偏造成塔型卷等现象而影响极片质量;极片张力控制系统用于维持极片张力稳定,保证轧制极片平直,避免极片因延伸不均造成波浪等现象。

2、现有压延机的极片张力控制单元常规的方式是采用张力传感器对极片张力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的张力值进行张力调整,这种方式对张力的调控精度较低,精确性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压延机控制系统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合理的微张力控制单元及微张力控制方法,张力控制系统对极片的实际张力以及摆辊的角度进行控制,提高张力控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微张力控制单元,设置在压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张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压延机的成膜、减薄及收卷阶段,包括张力摆辊组件与至少一个张力传感器(8),张力传感器(8)位于张力摆辊组件的出料一侧;张力摆辊组件包括两根左右对称的摆辊(1),摆辊(1)两端连接到摆臂(2)上,摆臂(2)上穿设芯轴(4),芯轴(4)连接摆辊电机(6),芯轴(4)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7),角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摆辊(1)的转动角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张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摆辊(1)两端通过摆辊座(3)连接到摆臂(2)上,摆辊座(3)上相对的两侧设置有顶丝孔(310),两侧顶丝孔(310)的中心轴穿过摆辊座(3)中心、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张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压延机的成膜、减薄及收卷阶段,包括张力摆辊组件与至少一个张力传感器(8),张力传感器(8)位于张力摆辊组件的出料一侧;张力摆辊组件包括两根左右对称的摆辊(1),摆辊(1)两端连接到摆臂(2)上,摆臂(2)上穿设芯轴(4),芯轴(4)连接摆辊电机(6),芯轴(4)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7),角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摆辊(1)的转动角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张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摆辊(1)两端通过摆辊座(3)连接到摆臂(2)上,摆辊座(3)上相对的两侧设置有顶丝孔(310),两侧顶丝孔(310)的中心轴穿过摆辊座(3)中心、位于同一平面上,摆辊(1)两端的摆辊座(3)绕轴向错开90°,两端摆辊座(3)的顶丝孔(310)中心轴相互垂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张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成膜与收卷阶段分别设置一个张力传感器(8);减薄阶段设置两个张力传感器(8),两个张力传感器(8)分别布置在减薄压辊(22)的进料侧与出料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张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摆辊电机(6)采用伺服电机。

5.一种微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张力控制单元,摆辊电机(6)、角度传感器(7)、张力传感器(8)电性连接微张力控制系统,微张力控制系统根据摆辊(1)的转动角度信号、膜片(400)的张力信号对摆辊(1)的转动角度与转速进行调整;微张力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心采用斑马优化循环神经网络算法(rnn-zoa)对信号进行计算,预测合理的控制量,得到的控制量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向量,pid控制器计算得到的输出量输出至摆辊电机(6),对摆辊电机(6)的速度及加速度进行调整。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张力控制子系统采集张力传感器(8)的时序数据,若某一时间张力时序数据超出波动范围,控制中心在调取此数据前一段时间的时序张力后,通过斑马优化循环神经网络算法(rnn-zoa)对此组时序数据集进行计算与拟合,预测其张力趋势,若此趋势在波动范围外或预测后续会超出波动范围,计算出修正值并向摆辊电机(6)发出指令,通过改变摆辊电机(6)的输出扭矩来调整此段张力,在摆辊电机(6)的输出扭矩调节完成时,张力传感器(8)持续对膜片张力监测。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张力波动修正的过程中,摆辊电机(6)的角度信号会同步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提前将摆辊电机(6)的角度信息与第一张力隔断装置(23)的伺服电机转速信号联合构建函数,通过关联函数计算后输出至第一张力隔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亮马正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理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