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东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生态调控在稻田养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56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生态调控在稻田养蟹的方法,属于稻田生态种养殖类。随着稻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在稻田中进行河蟹养殖已大力推广,传统生产方式由于化肥污染给稻米及河蟹生产带来了损害,人们无法享受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也不能利用生态平衡方式去生产稻米及河蟹,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此目的采用在稻田中先施于50%底肥,然后再放入新水在田地里养河蟹,用稻田地内水生动植物及附加饵料为食,排泄物又可做为稻田的有机肥料,本方法从饲养期至河蟹捕捞期全过程通过调控河蟹密度实现田地无害,不但实现了水稻丰收又可获得河蟹高产,还可充分利用土地及水资源进行生态调控,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并提供了绿色无污染的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生态调控在稻田养蟹的方法,属于稻田生态种养殖类。
技术介绍
天然河蟹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已成为人们餐饮中的一道美食,近年来,随着环境改变,天然河蟹日趋减少,早已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于是利用水稻田地,进行圈养河蟹技术正在悄然发展,随着水稻产量的提高,由于农药化肥使用量越来越大,使种植环境受到污染,给稻田养蟹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无公害绿色食品需求更为急迫,用传统的方式在水稻田中养殖河蟹方式已不能适应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便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利用生态调控在稻田养蟹的方法,该技术可通过生态调控方法在稻田地中利用水生动植物为饵料进行蟹苗养殖,而稻苗可以从蟹苗成长期中所产生的排泄物得到肥料,从而又可促进稻苗生长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式是这样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完成①稻田地先进行围隔,然后在四月中旬进水,四月底完成耙地,五月中旬完成插秧,耙地前要先对稻田地进行追施基肥、大头肥以保证稻田地有足够的肥料促使稻苗生长,6月15日前把尿素化肥施完,总用肥量为正常施肥量的50%左右,而肥料应使用有机肥料,这样可为蟹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生态调控在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稻田地要先进行围隔,然后在四月中旬进水,四月底完成耙地,五月中旬完成插秧,耙地前要先对稻田地追施基肥、大头肥,然后在6月15日前把尿素化肥施完,总用肥量控制在正 常施肥量的50%左右;②插秧:插秧前将稻田挖出60~80公分深、80~100公分宽的“环”形或“田”字形沟,沟的面积占水稻面积的20~30%,然后进行插秧,秧苗密度以9×6寸为宜; ③在稻田四周构筑蟹防逃墙。④撒放蟹 苗,每年5月之后,即在插秧一周后为蟹苗投放初期,投入前先向稻田内放入新水,然后再将蟹苗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生态调控在稻田养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稻田地要先进行围隔,然后在四月中旬进水,四月底完成耙地,五月中旬完成插秧,耙地前要先对稻田地追施基肥、大头肥,然后在6月15日前把尿素化肥施完,总用肥量控制在正常施肥量的50%左右;②插秧插秧前将稻田挖出60~80公分深、80~100公分宽的“环”形或“田”字形沟,沟的面积占水稻面积的20~30%,然后进行插秧,秧苗密度以9×6寸为宜;③在稻田四周构筑蟹防逃墙。④撒放蟹苗,每年5月之后,即在插秧一周后为蟹苗投放初期,投入前先向稻田内放入新水,然后再将蟹苗从暂养池中取出投入到稻田中进行放养;⑤蟹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