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惠珍专利>正文

一种后盆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554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盆补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补片本体,补片本体包括悬吊兜以及两个呈对称状连接在悬吊兜的前端左右两侧的悬吊带;悬吊兜及两个悬吊带上均开设有镂空孔,镂空孔均通过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吸收层封闭;悬吊兜的后端一侧还包括调节区,调节区上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剪切缝隙,剪切缝隙通过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剪切层封闭。本发明专利技术植入人体后,吸收层所在空间会被组织占据,在保持原有结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组织与后盆补片中人体不可吸收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降低异物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另外还能够通过剪切层调节后盆补片的尺寸大小,从而适配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盆补片


技术介绍

1、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与筋膜组成,有尿道、阴道、直肠贯穿其中。在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中,阴道后盆腔组织缺陷主要表现为阴道后壁(直肠)和子宫脱垂,从解剖角度分析存在着三个层面的缺陷,分别是的子宫骶主韧带、阴道直肠筋膜、阴道侧旁的损伤。

2、阴道后盆腔悬吊补片是基于“吊床”理论改良的微创手术,其是将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且弹性极低的医用合成材料置于后盆腔,从而加强对后盆腔的支撑结构,起到了“吊床”的作用。

3、手术时植入盆底的“吊床”通常为呈网状构造的医疗工具,网状的医疗工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作为植入人体的网片,以进行组织修复,例如公共号为cn206491897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用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协和术式的网体、公开号为cn10353391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修复器械和其制造方法、以及公告号为cn201394060y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用于女性阴道中盆腔和后盆腔的悬吊补片。

4、然而实际应用中,以上专利提供的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盆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悬吊兜以及两个呈对称状连接在所述悬吊兜的前端左右两侧的悬吊带;其中,所述悬吊兜及两个所述悬吊带上均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均通过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吸收层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兜上开设的镂空孔中还设置有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竖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前后方向布置,且所述竖撑一体成型在所述补片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有多个,多个所述竖撑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盆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悬吊兜以及两个呈对称状连接在所述悬吊兜的前端左右两侧的悬吊带;其中,所述悬吊兜及两个所述悬吊带上均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均通过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吸收层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兜上开设的镂空孔中还设置有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竖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前后方向布置,且所述竖撑一体成型在所述补片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有多个,多个所述竖撑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左右方向呈一排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盆补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左侧、位于最右侧的所述竖撑分别与所述悬吊兜上所开设的镂空孔的左侧、右侧之间具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珍
申请(专利权)人:李惠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