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结构设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及航空飞行器。
技术介绍
1、外转子电机在直驱类电动航空用电动力系统中有着高效率、小空间以及高可靠性的优点。针对电机的散热,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冷却液体对定子绕组的端部进行喷淋冷却,或者,通过端部风道或冷却翅片进行风冷散热。但是上述方案均只能对定子绕组的端部进行散热,并且散热效率较低。
2、为了航空电机的安全性,航空电机一般采用双三相的冗余设计,可在一套绕组有故障时另一套绕组可以进行低功率紧急降落。现有的双三相电机基本采用电机左右分半形成双三相电机的冗余设计,现有设计方案在一侧电机出现问题时易导致较大的单边磁拉力,影响飞行安全。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及航空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基座,定子基座沿周向设置有第一环槽;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7)将对应的所述定子槽(31)的内部空间沿所述定子基座(1)的径向分隔成多个绕线空间,位于各所述绕线空间内的所述定子绕组(4)各形成一个三相电机控制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空间包括第一绕线空间(9)和第二绕线空间(10),位于所述第一绕线空间(9)内的多个所述定子绕组(4)连接形成一个所述三相电机控制回路,位于所述第二绕线空间(10)内的多个所述定子绕组(4)连接形成另一个所述三相电机控制回路,两个所述三相电机控制回路相对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7)将对应的所述定子槽(31)的内部空间沿所述定子基座(1)的径向分隔成多个绕线空间,位于各所述绕线空间内的所述定子绕组(4)各形成一个三相电机控制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空间包括第一绕线空间(9)和第二绕线空间(10),位于所述第一绕线空间(9)内的多个所述定子绕组(4)连接形成一个所述三相电机控制回路,位于所述第二绕线空间(10)内的多个所述定子绕组(4)连接形成另一个所述三相电机控制回路,两个所述三相电机控制回路相对独立地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定子基座(1)的径向,所述第一绕线空间(9)位于所述第二绕线空间(10)的外侧,所述定子绕组(4)均为扁线绕组,所述第一绕线空间(9)内的多个所述定子绕组(4)的线径相同,所述第二绕线空间(10)内的多个所述定子绕组(4)的线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空间(9)内的所述定子绕组(4)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二绕线空间(10)内的所述定子绕组(4)的线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3)沿周向形成多个所述定子槽(31),所述喷油管(7)为多个,多个所述喷油管(7)沿所述环形油槽(6)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喷油管(7)均与所述环形油槽(6)连通,多个所述喷油管(7)与多个所述定子槽(3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所述喷油管(7)远离所述环形油槽(6)的一端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定子槽(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7)位于所述第一环槽(2)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子槽(31)沿所述定子组件(3)的径向延伸设置并沿所述定子组件(3)的轴向贯穿所述定子组件(3),其中,沿所述定子基座(1)的轴线方向,所述喷油管(7)的投影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与所述定子组件(3)径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7)沿所述定子槽(31)的延伸方向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成维,屈峰,吴坤,卢彬,钱书平,沈铖,詹春保,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