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96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31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馈源、至少一个辐射枝节以及至少一根射频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馈源用于产生馈电信号。所述至少一根射频线,每一射频线连接于对应的馈源和对应的辐射枝节之间,每一射频线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芯线和外周线,其中,所述内芯线连接于对应的馈源和对应的辐射枝节之间,用于将对应馈源产生的馈电信号传导至对应的辐射枝节,以使得对应的辐射枝节在所述馈电信号的激励下支持相应频段的电磁波信号的收发,其中,所述外周线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接地,且所述外周线谐振在目标谐振频率,所述目标谐振频率位于预设频段之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可有效避免射频线对预设频段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及具有所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5g通信技术的普及,人们的通信体验也越来也好。然而,目前电子设备所需要支持的频段越来越多,所需要的天线也越来越多,而随着全面屏、曲面屏等的普及,留给天线的净空越来越少。为了能够在当前净空越来越小的环境下满足天线数量的需求,为了充分利用电子设备的空间,会在电子设备的可利用的各个位置设置天线辐射枝节,而往往会导致部分天线辐射枝节与馈源之间的距离较远,而需要通过rf(radio frequency,射频)线将所述天线辐射枝节与馈源进行连接,而该rf线往往会产生杂波,而影响部分频段的辐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馈源、至少一个辐射枝节以及至少一根射频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馈源用于产生馈电信号。所述至少一根射频线,每一射频线连接于对应的馈源和对应的辐射枝节之间,每一射频线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芯线和外周线,其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预设频段为与所述至少一个辐射枝节支持的频段不同,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辐射枝节支持的其中一个频段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段为低频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线工作在第一谐振模式且所述外周线的等效电长度满足在第一谐振模式下谐振在位于所述预设频段之外的目标谐振频率,或者,所述外周线工作在第二谐振模式且所述外周线的等效电长度满足在第二谐振模式下谐振在位于所述预设频段之外的目标谐振频率,所述第一谐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预设频段为与所述至少一个辐射枝节支持的频段不同,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辐射枝节支持的其中一个频段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段为低频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线工作在第一谐振模式且所述外周线的等效电长度满足在第一谐振模式下谐振在位于所述预设频段之外的目标谐振频率,或者,所述外周线工作在第二谐振模式且所述外周线的等效电长度满足在第二谐振模式下谐振在位于所述预设频段之外的目标谐振频率,所述第一谐振模式与所述第二谐振模式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模式为二分之一波长谐振模式,所述外周线的两端直接接地,且所述外周线工作在二分之一波长模式,所述外周线的等效电长度为所述目标谐振频率对应波长的1/2,所述目标谐振频率低于所述预设频段对应的频率范围的最低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模式为二分之一波长谐振模式,所述外周线的两端接地,且至少一端为通过匹配元件接地,所述外周线工作在二分之一波长模式,所述外周线的等效电长度为所述目标谐振频率对应波长的1/2,所述目标谐振频率高于所述预设频段对应的频率范围的最高频率或低于所述预设频段对应的频率范围的最低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模式为四分之一波长谐振模式,所述外周线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为开路,所述外周线工作在四分之一波长模式,所述外周线的等效电长度为所述目标谐振频率的1/4,所述目标谐振频率低于所述预设频段对应的频率范围的最低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馈源、所述至少一个辐射枝节以及所述至少一根射频线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预设频段为低频频段,所述辐射枝节支持的相应频段为低频频段或中高频频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馈源包括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所述至少一个辐射枝节包括第一辐射枝节和第二辐射枝节,所述至少一根射频线包括第一射频线和第二射频线,所述第一射频线连接于所述第一馈源和所述第一辐射枝节之间,所述第二射频线连接于所述第二馈源和所述第二辐射枝节之间,所述第一射频线的内芯线用于将所述第一馈源产生的第一馈电信号传导至所述第一辐射枝节,以使得所述第一辐射枝节在所述第一馈电信号的激励下支持第一频段的电磁波信号的收发,所述第一射频线的所述外周线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接地,且所述第一射频线的外周线谐振在第一目标谐振频率,所述第一目标谐振频率位于预设频段之外;所述第二射频线的内芯线用于将所述第二馈源产生的第二馈电信号传导至所述第二辐射枝节,以使得所述第二辐射枝节在所述第二馈电信号的激励下支持第二频段的电磁波信号的收发,所述第二射频线的所述外周线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接地,且所述第一射频线的外周线谐振在第二目标谐振频率,所述第二目标谐振频率位于预设频段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段为低频频段,所述第一频段为低频频段和中高频频段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频段为低频频段和中高频频段中的另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谐振频率和所述第二目标谐振频率均高于所述预设频段的最高频率,或者,均低于所述预设频段的最低频率,或者,所述第一目标谐振频率和所述第二目标谐振频率中的其中一个高于所述预设频段的最低频率,另一个低于所述预设频段的最低频率。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线的所述外周线工作在第一谐振模式或第二谐振模式,且所述第一射频线的所述外周线的等效电长度满足在对应的谐振模式下谐振在位于所述预设频段之外的第一目标谐振频率;所述第二射频线的所述外周线工作在第一谐振模式或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伟王苏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