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控的圆偏振发光材料的制备以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92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控的圆偏振发光材料的制备以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单一手性源使非手性发光单元(荧光染料或荧光量子点)具有可调控的圆偏振发光,非手性发光材料与单一手性源的结合实现可调控的圆偏振发光,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圆偏振发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的圆偏振发光材料的制备以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圆偏振光由于具备丰富的手性光学信息,因此圆偏振发光(cpl)材料在3d显示、生物编码、光学信息加密和存储、以及光学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繁琐的对映体难以合成,因此构建具有可调控cpl信号的手性活性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调控cpl信号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对映体的合成来控制cpl信号;二是通过一些外界刺激来控制cpl信号,如化学物质、溶剂、光、酸碱、温度、力等外界因素,这也成为调控cpl活性材料的研究热点。在没有复杂的化学反应合成和外界刺激响应的情况下,获得具有可控cpl信号的手性发光材料是一个科研难题。

2、制备可控cpl活性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手性分子诱导非手性发光单元的圆偏振发光。迄今为止,也有报道称通过手性诱导获得了多种cpl材料,如凝胶材料、超分子组装体、高分子量聚合物和无机材料,并且诱导的cpl信号是可控的,而无需外部刺激响应。但这种方法所获得的cpl信号均来源于手性源,因此是单一的,想要获得对映体构型的cpl材料依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控的圆偏振发光材料,通过将非手性发光单元修饰到由手性C3分子L/D-TMPE超分子组装形成的组装体的内或外表面制得,其中,所述组装体为具有螺旋特征的超分子手性纳米管;所述手性C3分子L/D-TMPE为手性苯丙氨酸衍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手性发光单元包括荧光染料或荧光量子点;手性C3分子L–TMPE或D–TMPE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包括1-芘甲酸、1-氨基芘;所述荧光量子点为羧基修饰的量子点,包括蓝光量子点(CdSe/ZnS-MPA)、绿光量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的圆偏振发光材料,通过将非手性发光单元修饰到由手性c3分子l/d-tmpe超分子组装形成的组装体的内或外表面制得,其中,所述组装体为具有螺旋特征的超分子手性纳米管;所述手性c3分子l/d-tmpe为手性苯丙氨酸衍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手性发光单元包括荧光染料或荧光量子点;手性c3分子l–tmpe或d–tmpe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包括1-芘甲酸、1-氨基芘;所述荧光量子点为羧基修饰的量子点,包括蓝光量子点(cdse/zns-mpa)、绿光量子点(cdse/zns-peg-cooh)以及红光量子点(cdse/zns-peg-coo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手性发光单元为荧光染料,所述手性c3分子l/d-tmpe与非手性发光单元(荧光染料)的摩尔比为5~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手性c3分子l/d-tmpe超分子组装形成的组装体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鸣华蒿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