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492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路消声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其包括外管、进口插管、外穿孔管、出口插管、内穿孔管和整流管,其中:进口插管、外穿孔管、出口插管依次连接,并均位于外管内;对于进口插管、外穿孔管和出口插管形成的整体,其外侧与外管之间填充有吸声材料;进口插管为锥形渐扩管,出口插管为锥形渐缩管;整流管为进口封闭的锥形渐扩管,其位于装置轴中心,并靠近进口侧;内穿孔管与整流管连接,内穿孔管与整流管内形成整流腔;内穿孔管和外穿孔管上均开设有多个孔,内穿孔管与外穿孔管同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以在有效提高消声量的同时还能保证低阻力性能,减少膨胀腔的频率限制,且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路消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


技术介绍

1、消声装置是指对于同时具有噪声传播的流体管道,使管道内噪声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为了降低管路系统的噪声,在集中冷却系统的舷间流道布置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对管路系统进行消声控制,同时兼顾集中冷却系统自流运行的低阻力设计要求。现有的抗性消声装置主要应用于低频消声,阻性消声装置的高频吸声效果好但流阻较大,微穿孔消声装置在通过频率上仍有一定的限制。而阻抗复合式消声装置,可提高整体频带的消声量,但仍然会存在通过频率以及流阻较大的问题。

2、鉴于此,亟需一种消声结构,既满足整体频带的消声要求,又满足运行的低阻力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其目的在于,对管路系统进行消声控制,在提高消声量的同时,兼顾集中冷却系统自流运行的低阻力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包括外管、进口插管、外穿孔管、出口插管、内穿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8)、进口插管(1)、外穿孔管(2)、出口插管(6)、内穿孔管(7)和整流管(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插管(1)的有效长度为0.5L,所述出口插管(6)的有效长度为0.25L,L为外管(8)的有效长度,所述有效长度指在装置轴线方向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插管(1)和出口插管(6)均为刚性管壁;进口插管(1)与外管(8)对应区域形成1/4共振腔,出口插管(6)与外管(8)对应区域形成1/4共振腔。</p>

4.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8)、进口插管(1)、外穿孔管(2)、出口插管(6)、内穿孔管(7)和整流管(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插管(1)的有效长度为0.5l,所述出口插管(6)的有效长度为0.25l,l为外管(8)的有效长度,所述有效长度指在装置轴线方向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插管(1)和出口插管(6)均为刚性管壁;进口插管(1)与外管(8)对应区域形成1/4共振腔,出口插管(6)与外管(8)对应区域形成1/4共振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插管(1)的扩散角为10°~14°,所述出口插管(6)的收缩角为10°~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整流式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插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智陈涵王晗王子樊尹晨浩冯亦儒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