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窗角防护,特别涉及一种窗角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窗户是各家各户都会有的建筑结构,从窗户的开合方式分类,主要有固定窗、推拉窗以及平开窗等,平开窗具有密封性好、便于通风、结构简单的特点,在生活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平开窗包括内开式和外开式两种,其中,内开式平开窗打开后,窗会转动至房内,不但会对空间造成一定的占用,更会存在撞到窗角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小孩在跑跳时一不注意就会撞到窗角,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2、为了尽量减少上述撞击时产生的伤害,人们在窗扇的窗角处安装防护装置,传统的防护装置为单片式防撞块,其通过粘黏的方式粘在窗角上,为了避免关窗时在窗扇和窗框之间干涉,单片式防撞块对窗角的防护面积有限。因此还有一种包围式窗户护角,该护角可以将窗角全部包裹起来并且缓冲撞击的能力较强,但是该种护角体积较大,关窗时会与窗框发生干涉,故而在关窗时需要将其取下,或将护角与窗角活动连接,在关窗时将护角从窗角处移开,以避免干涉关窗。在开窗时,再将护角移动至包裹窗角的位置,然而由于护角可相对于窗角移动,可能导致对窗角的包裹不稳定,在被撞击时出现失位,防护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窗角防护装置,旨在实现窗角防护装置的自动锁定,以提高窗角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窗角防护装置,用于窗扇的窗角防护,所述窗扇具有窗角和窗面,所述窗角防护装置包括:
3、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与所述窗面
4、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并设有防撞槽,所述防撞槽用于容纳窗角;及
5、锁紧件,所述锁紧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并位于所述防撞槽,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设有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锁紧件自动复位,使得所述锁紧件自动和所述安装板锁定;
6、其中,所述窗角防护装置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
7、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锁紧件锁定所述安装板,所述窗角限位于所述防撞槽内;
8、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紧件解锁所述安装板,所述壳体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板转动,以使所述窗角脱离所述防撞槽。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防撞壳和连接板,所述防撞壳围合形成所述防撞槽,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防撞壳,并位于所述防撞槽内,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并设有滑槽,所述锁紧件的至少部分限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所述复位结构。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件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限位所述安装板,所述锁紧件适于沿所述滑槽滑动以使所述安装板插入或脱离所述卡槽,使得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安装板锁定或解锁。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件包括相连接的滑动部和卡合部,所述滑动部限位于所述滑槽内,并通过所述复位结构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防撞壳对应所述滑动部设有通槽,至少部分所述滑动部伸出所述通槽,所述卡合部围合形成所述卡槽。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对应所述锁紧件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用于限位所述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适于沿所述滑槽滑动以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孔,使得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安装板锁定或解锁。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背向所述安装板的一面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凸起,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连接板围合形成所述滑槽。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结构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安装部及位于所述安装部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安装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连接柱,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锁紧件,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件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槽及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开口,所述第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对应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端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窗角防护装置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活动设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锁紧件对应所述卡接件设有卡口,所述卡接件用于固定或释放所述锁紧件;
18、且/或,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锁紧件靠近所述安装板,以使所述窗角容纳于所述防撞槽内。
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板将窗角防护装置与窗面连接,壳体组件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并设有防撞槽。在开窗时,可将壳体组件通过自动或手动的方式绕安装板转动,直至壳体组件位于防护位置,此时窗角位于防撞槽内,壳体组件包裹窗角,避免尖锐的窗角对人体造成伤害。壳体组件还设有锁紧件,锁紧件和壳体组件之间设有复位结构,复位结构用于驱动锁紧件复位至锁定位置,锁定位置是指锁定件在锁定安装板时相对于壳体组件的位置。在壳体组件向防护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锁紧件会与安装板抵接,并且随着壳体组件的继续转动,锁紧件会在安装板的抵压下相对于壳体组件滑动,以避位安装板而离开原位置即锁定位置,此时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锁紧件具有复位至锁定位置的趋势,随着壳体组件的不断转动,锁紧件会继续相对于壳体组件移动直至锁紧件不再与安装板抵接,此时复位结构会驱动锁紧件相对壳体组件滑动并复位至锁定位置,锁紧件锁定安装板,窗角防护装置进入锁定状态,此时壳体组件位于防护位置,并且无法相对于安装板自由转动,如此相对固定壳体组件和窗角的位置,避免壳体组件在对窗角防护时出现位移导致窗角防护装置对窗角的防护不到位而发生意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角防护装置,用于窗扇的窗角防护,所述窗扇具有窗角和窗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窗角防护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防撞壳和连接板,所述防撞壳围合形成所述防撞槽,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防撞壳,并位于所述防撞槽内,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并设有滑槽,所述锁紧件的至少部分限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所述复位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限位所述安装板,所述锁紧件适于沿所述滑槽滑动以使所述安装板插入或脱离所述卡槽,使得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安装板锁定或解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相连接的滑动部和卡合部,所述滑动部限位于所述滑槽内,并通过所述复位结构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防撞壳对应所述滑动部设有通槽,至少部分所述滑动部伸出所述通槽,所述卡合部围合形成所述卡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对应所述锁紧件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用于限位所述锁紧件,所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背向所述安装板的一面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凸起,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连接板围合形成所述滑槽。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安装部及位于所述安装部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安装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连接柱,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锁紧件,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槽及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开口,所述第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对应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端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角防护装置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活动设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锁紧件对应所述卡接件设有卡口,所述卡接件用于固定或释放所述锁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角防护装置,用于窗扇的窗角防护,所述窗扇具有窗角和窗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窗角防护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防撞壳和连接板,所述防撞壳围合形成所述防撞槽,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防撞壳,并位于所述防撞槽内,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并设有滑槽,所述锁紧件的至少部分限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所述复位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限位所述安装板,所述锁紧件适于沿所述滑槽滑动以使所述安装板插入或脱离所述卡槽,使得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安装板锁定或解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相连接的滑动部和卡合部,所述滑动部限位于所述滑槽内,并通过所述复位结构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防撞壳对应所述滑动部设有通槽,至少部分所述滑动部伸出所述通槽,所述卡合部围合形成所述卡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对应所述锁紧件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用于限位所述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适于沿所述滑槽滑动以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孔,使得所述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鼎缘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