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经编面料后整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经编面料一体式后整理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包括浸泡组件,所述浸泡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屈布机构,浸泡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布组件,浸泡组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遮挡组件,浸泡组件用于对经编面料进行化学整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浸泡组件和屈布机构的连接,屈布机构位于浸泡组件的内部,当屈布机构旋转时可使得经编面料进行伸张弯曲,对经编面料进行机械整理,同时处于伸张弯曲状态下的经编面料更易吸收浸泡组件中的柔软剂,屈布机构还可带动浸泡组件中的柔软剂进行搅拌,使其能更充分地渗入到经编面料中,浸泡组件的化学整理与屈布机构的机械整理同步进行,两者之间互相配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编面料后整理,具体为一种经编面料一体式后整理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经编面料常以涤纶、锦纶、维纶、丙纶等合纤长丝为原料,也有用棉、毛、丝、麻、化纤及其混纺纱作原料在各种经编机上编织而成,经编面料后整理是赋予面料以色彩效果、形态效果(光洁、绒面、挺括等)和实用效果(不透水、不毡缩、免烫、不蛀、耐燃等)的技术处理方式,面料后整理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改善面料的外观和手感、增进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是纺织品“锦上添花”的加工过程。
2、经编面料后整理包括预缩、拉幅、热定型、起毛、剪毛和柔软等,其中柔软整理有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两种方法,机械柔软整理是通过对织物进行多次揉搓弯曲实现的,整理后柔软效果不理想。化学柔软整理是在织物上施加柔软剂,降低纤维和纱线间的摩擦系数,从而获得柔软、平滑的手感,而且整理效果显著,目前,部分设备先将经编面料浸泡在柔软剂中,然后再对其进行拍打等机械整理,两种整理方式未能同时进行,工作效率较低。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编面料一体式后整理处理设备,包括浸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组件(1)的内部设置有屈布机构(2),所述浸泡组件(1)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布组件(3),所述浸泡组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遮挡组件(4),所述浸泡组件(1)用于对经编面料进行化学整理,所述屈布机构(2)用于对经编面料进行机械整理,所述压布组件(3)用于挤压出多余的柔软剂,所述遮挡组件(4)用于防止柔软剂飞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面料一体式后整理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组件(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2)和出料管(13),所述进料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编面料一体式后整理处理设备,包括浸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组件(1)的内部设置有屈布机构(2),所述浸泡组件(1)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布组件(3),所述浸泡组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遮挡组件(4),所述浸泡组件(1)用于对经编面料进行化学整理,所述屈布机构(2)用于对经编面料进行机械整理,所述压布组件(3)用于挤压出多余的柔软剂,所述遮挡组件(4)用于防止柔软剂飞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面料一体式后整理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组件(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2)和出料管(13),所述进料管(12)和出料管(1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阀门(14),所述箱体(1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罩(15)和第二弧形罩(16),所述箱体(11)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布辊(17)和第二导布辊(18),所述第一弧形罩(15)和第二弧形罩(16)可避免经编面料与箱体(11)的边缘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编面料一体式后整理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屈布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21),所述驱动组件(21)位于箱体(11)的外表面,所述驱动组件(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辊(22),所述转辊(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杆(23),所述圆杆(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4),所述驱动组件(21)用于带动转辊(22)和弧形板(24)进行转动,所述弧形板(24)用于使经编面料产生弯曲,所述转辊(22)和弧形板(24)均有多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经编面料一体式后整理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1)包括固定台(211),所述固定台(211)与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211)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英,杨士强,王敏,丁胜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泉能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