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菌种培养的投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421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菌种培养的投菌装置,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搅拌桶的表面连通有放料阀,所述顶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桶的表面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与搅拌桶固定连接,所述支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支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地锥,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地锥能够插入河堤的土壤内,防止搅拌桶由于搅拌产生的振动而滑动,进而造成位置改变,甚至可能使其滑向河道的底部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在投菌时的风险和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具体为一种水质菌种培养的投菌装置


技术介绍

1、水质菌种培养投菌装置,在国内的河道湖泊生态修复系统中,大多数使用的是微生物投加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吞噬、氧化、分解和转化等方式对水质进行净化,微生物的投加方式基本为直接投加到河道湖泊内,微生物大多数为是室内培养后运输至河道湖泊进行投放,这样会因在运输过程中的气温不确定,从而大大的使菌种的存活率降低,现将菌种的育菌罐设置在河道湖泊的河岸,以减少运送的成本,增加菌种的存活率。

2、针对上述及现有的相关技术,往往存在以下缺陷:在河道湖泊的河岸上使用育菌罐时,由于河岸的泥土会因水的浸湿而变得湿滑,此外育菌罐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导致育菌罐产生滑动,进而改变其位置,甚至可能使其滑向河道的底部,这种情况会增加工作人员在投菌和取菌时的风险和难度。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质菌种培养的投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菌种培养的投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质菌种培养的投菌装置,包括搅拌桶(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所述搅拌桶(4)的表面连通有放料阀(7),所述顶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8),所述搅拌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3),所述搅拌桶(4)的表面设有支撑装置(5),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支腿(51),所述支腿(51)与搅拌桶(4)固定连接,所述支腿(5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2),所述支腿(5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地锥(58),所述支腿(5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盒(56),所述套盒(5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55),所述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菌种培养的投菌装置,包括搅拌桶(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所述搅拌桶(4)的表面连通有放料阀(7),所述顶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8),所述搅拌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3),所述搅拌桶(4)的表面设有支撑装置(5),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支腿(51),所述支腿(51)与搅拌桶(4)固定连接,所述支腿(5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2),所述支腿(5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地锥(58),所述支腿(5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盒(56),所述套盒(5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55),所述滑板(5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54),所述伸缩杆(54)的另一端与固定板(5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菌种培养的投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4)的圆弧面套设有第一弹簧(53),所述第一弹簧(53)的一端与滑板(5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3)的另一端与固定板(5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质菌种培养的投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盒(56)内螺纹连接有螺栓(5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满菊谭伟吴清霞冯永芳徐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峰汇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