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低共熔溶剂、微脂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5405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低共熔溶剂、微脂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抑菌产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低共熔溶剂,包括丹皮酚与桃柁酚,所述丹皮酚与桃柁酚的摩尔比为(1~9):(1~9);将低共熔溶剂与抗氧化活性物、乳化剂和辅助成分结合,简单混合均一即可得到具有抑菌作用的微脂囊,并进一步制备成具有抑菌作用的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特定天然来源的抑菌活性物,结合具有抗炎舒缓功效的活性物,形成低共熔溶剂,稳定性更强,安全性更高。将丹皮酚与桃柁酚两种抑菌原料复配结合形成低共熔溶剂,使两种有抑菌功效的成分协同增效,抑菌效果更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脂囊将不易水溶的抑菌原料包裹,改善原料的水溶性,同时,制备工艺简单,应用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抑菌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低共熔溶剂、微脂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食品、药品、化妆品中加入合适的抑菌剂可抑杀微生物,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安全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防腐体系,既要考虑抑菌效果又要做到环保安全,还要考虑不对其他成分产生干扰,是研发的重点。然而,传统抑菌剂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传统抑菌剂刺激性高,比如在化妆品中,有些抑菌剂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严重者还可能引起毛孔堵塞或黏膜慢性中毒,导致皮肤过敏性皮炎,或者造成光敏反应,甚至有致癌风险。

2、天然抑菌剂一般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分离提取并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抑菌剂领域。天然抑菌剂包括植物源抑菌剂(比如植物精油性抑菌剂)或微生物源防腐剂。天然抑菌剂来源绿色无污染、温和、安全性高,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天然抑菌剂存在效果不够显著的问题。植物源抑菌剂活性成分解析不够完全,批次不均一,稳定性较差,植物精油性抑菌剂无法与易长菌的水相互溶;微生物源防腐剂的微生物经杀灭后菌酶的残留引起产品变质等问题限制了天然防腐剂的应用。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低共熔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丹皮酚与桃柁酚,所述丹皮酚与桃柁酚的摩尔比为(1~9):(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共熔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丹皮酚与桃柁酚的摩尔比为(1~4):(1~2)。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低共熔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丹皮酚与桃柁酚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摩尔比混合,50~100℃反应20~180min,冷却至室温,所得液体即所述低共熔溶剂。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低共熔溶剂在制备微脂囊中的应用。

5.一种微脂囊,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低共熔溶剂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低共熔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丹皮酚与桃柁酚,所述丹皮酚与桃柁酚的摩尔比为(1~9):(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共熔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丹皮酚与桃柁酚的摩尔比为(1~4):(1~2)。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低共熔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丹皮酚与桃柁酚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摩尔比混合,50~100℃反应20~180min,冷却至室温,所得液体即所述低共熔溶剂。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低共熔溶剂在制备微脂囊中的应用。

5.一种微脂囊,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低共熔溶剂10~30%、抗氧化活性物1~35%、乳化剂15~50%和辅助成分5~50%;所述辅助成分为甘油、1,3-丙二醇、1,2-丙二醇、1,2-丁二醇、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称玉张嘉恒徐世云周名清杨波张计传李远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