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锥的夹取组件、拾取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387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锥的夹取组件、交通锥的拾取装置和车辆,交通锥的夹取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活动座和驱动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转动连接固定座,并具有相互合拢用于夹持交通锥的夹持状态和相互展开用于释放交通锥的释放状态;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夹持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转动连接;活动座分别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并相对于固定座可移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活动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交通锥的夹取组件,夹持部、固定座、连杆和活动座配合能够提升夹取组件的结构刚性,提升夹取组件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标志,特别涉及一种交通锥的夹取组件、拾取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1、交通锥,又称锥形路标、锥形筒等,是一种用于交通管理的道路设施,用于道路施工或其它临时封闭情景下的区域划分,避免发生人员或车辆的碰撞事故,也用于引导正常道路环境下的人车分流等。

2、目前,交通锥的摆放及收取主要靠人工操作,交通锥运输车通常仅具有运输的功能,相关技术中交通锥收放车为半自动式的,部分的工作仍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作业人员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需要提高交通锥收放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其中,交通锥的夹取机构可完成交通锥的拾取及摆放,为重要的作业部件,夹取机构的结构刚性和工作稳定性影响交通锥收放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交通锥的夹取组件,夹取组件的结构刚性强,夹取工作稳定。

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交通锥的拾取装置,包括前述的交通锥的夹取组件。

3、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锥的夹取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1)转动连接的第一铰接点(61)以及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2)转动连接的第四铰接点(64),所述活动座(40)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连接的第二铰接点(62)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杆(32)转动连接的第五铰接点(65),所述第一连杆(31)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1)之间具有第三铰接点(63),所述第二连杆(32)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2)之间具有第六铰接点(66),所述第一铰接点(61)、所述第二铰接点(62)以及所述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锥的夹取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1)转动连接的第一铰接点(61)以及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2)转动连接的第四铰接点(64),所述活动座(40)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连接的第二铰接点(62)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杆(32)转动连接的第五铰接点(65),所述第一连杆(31)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1)之间具有第三铰接点(63),所述第二连杆(32)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2)之间具有第六铰接点(66),所述第一铰接点(61)、所述第二铰接点(62)以及所述第三铰接点(63)两两连接成三角形,所述第四铰接点(64)、所述第五铰接点(65)以及所述第六铰接点(66)两两连接成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点(62)和所述第三铰接点(63)的连线l2与所述第五铰接点(65)和所述第六铰接点(66)的连线l5交叉或分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点(61)和所述第四铰接点(64)之间具有连线l7,其中,所述第一铰接点(61)和所述第三铰接点(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良传龙亮李真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