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碳纤维预制体制造,具体涉及一种三维预制体z向纱线引入方法。
技术介绍
1、由碳纤维立体织物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其强度可以达到传统钢材料的七倍左右,但重量却只有同等大小下钢材料的四分之一,并具有耐酸、耐高温、抗冲击等优点,因此被广泛运用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医疗等领域。碳纤维立体织物具有层内剪切和层间剪切强度更高,抗冲击能力强的优势,同时能够减轻整体质量,目前已成为最新一代飞行器上不可或缺的材料,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由于碳纤维表面光滑抱和力差,仅采用x向、y向炭纤维或机织物叠合,其层间连接强度极低,因此现有技术较多采用三维织造技术,在叠合预制体z向引入纤维增强,从而获得具有三维纤维连接的预制体。碳纤维立体织物z向钢针少则几千根,多则几十万根,且钢针直径1mm左右,钢针之间的距离2-3mm,钢针多且密集。目前对z向钢针的剔除和z向纤维的引入方法还是单根替换,对人工依赖强,效率极低,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预制体Z向纱线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预制体Z向纱线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三维预制体(1)上Z向钢针(2)进行定位步骤包括:将X向定位针(6)和Y向定位针(7)沿Z向钢针一端依次插入到Z向钢针(2)之间的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预制体Z向纱线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X向定位针(6)和Y向定位针(7)至X向定位针(6)和Y向定位针(7)距离Z向钢针(2)端部2-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维预制体Z向纱线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定位针(6)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预制体z向纱线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预制体z向纱线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三维预制体(1)上z向钢针(2)进行定位步骤包括:将x向定位针(6)和y向定位针(7)沿z向钢针一端依次插入到z向钢针(2)之间的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预制体z向纱线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x向定位针(6)和y向定位针(7)至x向定位针(6)和y向定位针(7)距离z向钢针(2)端部2-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维预制体z向纱线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定位针(6)和/或所述y向定位针(7)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预制体z向纱线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5)贯穿并延伸至三维预制体(1)外步骤中,纱线(5)延伸至三维预制体(1)外2-8mm后,替纱针(4)松开纱线(5)。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于向蕾,杜悟迪,任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