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输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粘稠液体的真空引水装置。
技术介绍
1、煤化工行业中,常常使用离心泵对卧式放空槽内积液进行输运,但是受实际工作环境因素影响,卧式槽(比如焦油分离水放空槽)内积液实乃多油、多杂质等液体,该液体排放至卧式槽内后经过一定时间沉降则底部将会积存一定的油类、杂质等重组分,该部分混合液体极其粘稠,尤其在低温状态下流动性极差极易堵塞管道,进而造成机泵难以抽取,甚至严重时损坏机泵叶轮。另一方面,因离心泵并没有自吸能力,而且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安装位置高于卧式槽,故常需设置底阀然后进行灌水操作,实现人工引水,期间打开底阀时需损失一定的能量,同时会增大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降低安装高度,若底阀故障密封不严,还会导致灌水出现困难,使运行效率降低,而且每次启动运行均需要进行灌水引水,费时费力。
2、因此,如何实现解决机泵堵塞、提高机泵效率以及解决机泵入口频繁灌水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粘稠液体的真空引水装置,以解决在采用离心泵泵送粘稠液体时容易发生堵塞以及离心泵运行时需要频繁灌水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用于粘稠液体的真空引水装置,包括:
3、真空引水罐,真空引水罐顶部具有注水口和排气口,真空引水罐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入口管和出口管,入口管用于连通至储存粘稠液体的储液槽,出口管用于连接至离心泵;
4、加热部,加热部设置于真空引水罐底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粘稠液体的真空引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在所述真空引水罐(10)轴向上的尺寸与所述真空引水罐(10)轴向尺寸的比值在1/4至3/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沿周向包覆所述真空引水罐(10)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为加热夹套,所述加热夹套设有第一蒸汽输入口(22)和冷凝液排出口(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输入口(22)设置于所述加热夹套的顶部,所述冷凝液排出口(24)设置于所述加热夹套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夹套设有测温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引水罐(10)的底部为倒锥形结构,所述倒锥形结构的尖端处设置排渣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14)上设有第二蒸汽输入口(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13)上设有止回阀(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粘稠液体的真空引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在所述真空引水罐(10)轴向上的尺寸与所述真空引水罐(10)轴向尺寸的比值在1/4至3/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沿周向包覆所述真空引水罐(10)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为加热夹套,所述加热夹套设有第一蒸汽输入口(22)和冷凝液排出口(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输入口(22)设置于所述加热夹套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鹏,干显,周雪峰,姜万里,胡开峰,袁晓东,吴勇,阳飞,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