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366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在精细混棉机进行动态称重前,由人工输入总重量和三个称重结构所对应的比例;S2、将三个称重机构的第1次目标落料重量和实际落料重量传给控制系统;S3、计算每个称重机构每次称重后的补偿量,用于补偿下一次称重的目标落料重量;S4、分别计算三个称重机构的m次称重后实际落料的均值误差;S5、在后续的m+1次称重中,三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中进行补偿。通过动态调整每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并基于实际称重结果进行补偿,有效减少了误差累积,从而显著提高了整体的称重精度,有助于提升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具体涉及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纺织行业中,精细混棉机作为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传统的精细混棉机通常由多个称重结构、平帘、输出打手及电气控制柜等核心部件组成。这些称重结构被设计用于对进入的原料进行精确称重,以确保原料的混合比例准确无误。平帘则负责将原料均匀输送至各个称重结构下方,并确保各称重结构落下的原料能够均匀叠放,为后续的开松和混合工序打下良好基础。输出打手则进一步将平帘输送的原料进行开松处理,并顺利转移至下一道工序。

2、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传统的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由于每个称重结构均需独立进行称重操作,若简单地按照总重乘以各自预设比例来设定目标重量,往往难以在实际操作中精确控制每个称重结构的实际称重比例,导致最终混合原料的比例出现偏差。这种偏差不仅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还增加了后续工序的调整难度和生产成本。

3、如何提高称重精度、减少误差累积、以及更好地适应不同种类和规格的原料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目的在于调整目标落料重量,提高实际称重精度、减少误差累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s1、在精细混棉机进行动态称重前,由人工输入总重量wt和至少三个称重结构所对应的比例a、b、c;

5、s2、第1个称重机构的第1次目标落料重量为w目1=wt×a,第1次实际落料重量为w1,将w1传送给精细混棉机的控制系统;

6、第2个称重机构的第1次目标落料重量为第1次实际落料重量为z1,将z1传送给精细混棉机的控制系统;

7、第3个称重机构的第1次目标落料重量为第1次实际落料重量为y1,将y1传送给精细混棉机的控制系统;

8、s3、计算每个称重机构每次称重后的补偿量,用于补偿下一次称重的目标落料重量;

9、s4、分别计算三个称重机构的m次称重后实际落料的均值误差;

10、s5、在后续的m+1次称重中,三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中进行补偿;

11、s6、重复步骤s2至s5,计算下一次称重的目标值,并依次循环。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

13、第1个称重机构的第m次称重后的补偿量为w量m=wm-w目m;

14、第2个称重机构的第m次称重后的补偿量为z量m=zm-z目m;

15、第3个称重机构的第m次称重后的补偿量为y量m=ym-y目m。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第1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实际落料的均值误差wem为:第1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减去目标落料重量wt×a,公式如下,

17、

18、其中,为第1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总重量。

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第m+1次称重中,第1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为:

20、w目m+1=w目1-w量m-wem。

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第2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误差zem为:第2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减去目标落料重量公式如下,

22、

23、其中,为第2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总重量。

2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第m+1次称重中,第2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为:

25、z目m+1=z目1-z量m-zem。

2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第3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误差yem为:第3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减去目标落料重量wt×a,公式如下,

27、

28、其中,为第3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总重量。

2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第m+1次称重中,第3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为:

30、y目m+1=y目1-y量m-yem。

31、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32、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通过动态调整每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并基于实际称重结果进行补偿,有效减少了误差累积,从而显著提高了整体的称重精度,有助于提升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33、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该方法能够自动计算并补偿误差,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降低了后续工序的调整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因频繁调整而可能产生的额外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第1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实际落料的均值误差wem为:第1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减去目标落料重量WT×a,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第m+1次称重中,第1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第2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误差zem为:第2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减去目标落料重量公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第m+1次称重中,第2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第3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误差yem为:第3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减去目标落料重量WT×a,公式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第m+1次称重中,第3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第1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实际落料的均值误差wem为:第1个称重机构m次称重后的均值减去目标落料重量wt×a,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第m+1次称重中,第1个称重机构的目标落料重量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细混棉机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飞纪秀乾王勇崔中浩张崇鲁向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