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塑料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352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塑料建筑模板,它以主体层为主的多层实心板,主体层平面粘结表面层。所述主体层是以发泡聚氨酯为主原料的构件,定向连续的玻璃纤维分层嵌在发泡聚氨酯中,定向连续的玻璃纤维构成主体层内的筋络结构,内嵌定向连续的玻璃纤维显著提高塑料建筑模板的强度及承载能力。在主体层外平面上用聚氨酯双组分胶粘结表面层,表面层是一种共聚聚丙烯薄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表面层上外涂含氯化聚丙烯的液体,使表面层产生疏水性,实用时模板不粘混凝土,脱模操作十分容易,而且构件表面达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的强化塑料建筑模板比现有技术产品强度高30~40%,且板薄、自重轻、易安装及运输,反复使用次数达100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材质的 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模板制作构件模壳。由于模板直接与呈碱 性的混凝土砂浆接触并作支撑,故要求模板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又要有 抗蚀性和防水性。工程中使用的模板多数是钢质模板和木质模板,也有 少量的竹质模板,这些材质的模板基本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但都存在不同的缺点。例如,钢质模板自重大、抗蚀性差,且脱模难;木质模板 强度低,受潮后易变形,重复使用次数少,既不经济也浪费木材资源; 竹质模板结构零散,平整度差,拼拆效率低。用上述传统材质复合制成 的模板可获得性能互补的效果,但生产成本大,不宜推广使用。近几年, 随着有机材料工业的发展,采用自重轻、耐蚀、抗水的塑料模板已在工 程中得到实际应用。现有技术的塑料模板普遍釆用添加粉煤灰、煤渣等 作改性处理,以及通过结构改进来提高模板的强度。尽管如此,现有技 术的塑料模板强度仍不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并且售价偏高。中国专利 99111262. 8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发泡塑料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该技 术方案主要通过熔融塑料时均匀混入5 8mm长的短切玻璃纤维,以及在模板中设计由纵向加强筋形成的中空结构。此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模板 强度,但存在模板厚度尺寸大,厚模板不利于仓储及运输,更重要的是该 技术方案具有方向性,纵、横向承载能力差别较大,不利于工程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板面平整、板薄、强度 高、纵横向承载能力差别不大的强化塑料建筑模板。 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强化塑料建筑模板,它是由主体层和表面层经胶粘结而成的多层实心板。所述主体层是含有发泡聚氨脂和玻璃纤维的混合体,厚度为12~25mm。所述表面层是改性共聚聚丙烯材质的薄板,厚度为0. 5 ~ 1. 0画。表 面层与主体层之间的粘结层是聚氨脂双组分胶。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主 体层以发泡聚氨脂为主,玻璃纤维为定向连续状分层嵌在其中,层间隔 为O. 6~1.2mm,所述表面层外涂含氯化聚丙烯的液体。本专利技术主体层中嵌入定向连续的玻璃纤维呈经纬排列,长度方向与 宽度方向排列的玻璃纤维比例为7:3,层间隔0. 6 1.2mm,玻璃纤维单 丝直径为6~21微米。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 定向连续的玻璃纤维分层嵌在聚氨脂中形成筋络结构,显著提 高主体层的强度及承载能力,模板重复使用次数多;2、 表面层涂有含氯化聚丙烯的液体,使模板具有疏水性,使用时 不沾混凝土,使得脱模十分容易,构件表面达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3、 模板为实心结构,厚度薄、自重轻,便于安装、运输和贮存。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局部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强化塑料建筑模板,它是一种以主体层为主的三层实心 板,主体层上下平面分别粘结表面层。所述主体是以发泡聚氨脂为主原 料的构件,其中分层嵌有定向连续的单丝直径为6 21微米的玻璃纤维。本专利技术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布定向连续的玻璃纤维数量比例为7: 3, 层间隔为0. 6 ~ 1.2mm,主体层板厚为12 ~ 25mm。由于定向连续的玻璃纤 维分层嵌入,形成主体层内含筋络结构,直接提高塑料建筑模板的强度及 承载能力。主体外平面上用聚氨脂双组分胶粘结表面层,表面层是一种材 质为改性共聚聚丙烯薄板,厚度为0. 5~1.0mm。在表面层外涂含氯化聚丙 烯的液体,使表面层产生疏水性,使用时模板表面层不沾混凝土,脱模操 作十分容易,而且构件表面达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下面通过实施例的试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的 性能指标。4<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从上表所列实施例的试验数据可知,在发泡聚氨脂中分层嵌入定向 连续玻璃纤维,能显著提高塑料建筑模板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以及 耐冲击强度,这些强度指标值直接与所述范围内嵌入定向连续的玻璃纤维量成正比。本专利技术塑料建筑模板比现有技术强度高30~40%,且板薄、自重轻、易安装及运输,反复使用次数达ioo次。权利要求1、一种强化塑料建筑模板,它是由主体层和表面层经胶粘结而成的多层实心板;所述主体层是含有发泡聚氨脂和玻璃纤维的混合体,厚度为12~25mm;所述表面层是改性共聚聚丙烯材质的薄板,厚度为0.5~1.0mm;表面层与主体层之间的粘结层是聚氨脂双组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以发泡聚氨脂为主,玻璃纤维为定向连续状分层嵌在其中,层间隔为0.6~1.2mm,所述表面层外涂含氯化聚丙烯的液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塑料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体层中嵌入的玻璃纤维呈经纬排列,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排列的玻璃 纤维比例为7: 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塑料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玻璃纤维单丝直径为6~21微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塑料建筑模板,它以主体层为主的多层实心板,主体层平面粘结表面层。所述主体层是以发泡聚氨酯为主原料的构件,定向连续的玻璃纤维分层嵌在发泡聚氨酯中,定向连续的玻璃纤维构成主体层内的筋络结构,内嵌定向连续的玻璃纤维显著提高塑料建筑模板的强度及承载能力。在主体层外平面上用聚氨酯双组分胶粘结表面层,表面层是一种共聚聚丙烯薄板。本专利技术在表面层上外涂含氯化聚丙烯的液体,使表面层产生疏水性,实用时模板不粘混凝土,脱模操作十分容易,而且构件表面达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本专利技术制造的强化塑料建筑模板比现有技术产品强度高30~40%,且板薄、自重轻、易安装及运输,反复使用次数达100次。文档编号E04G9/02GK101538935SQ200810243268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吴春林, 孟向惠, 宋增贤, 秦春华, 鞠林群 申请人: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化塑料建筑模板,它是由主体层和表面层经胶粘结而成的多层实心板;所述主体层是含有发泡聚氨脂和玻璃纤维的混合体,厚度为12~25mm;所述表面层是改性共聚聚丙烯材质的薄板,厚度为0.5~1.0mm;表面层与主体层之间的粘结层是聚氨脂双组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以发泡聚氨脂为主,玻璃纤维为定向连续状分层嵌在其中,层间隔为0.6~1.2mm,所述表面层外涂含氯化聚丙烯的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向惠吴春林宋增贤秦春华鞠林群
申请(专利权)人: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