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逆流可撕裂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338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8
本技术是一种能够防止血液逆流,保证手术效果的防逆流可撕裂鞘管,包括鞘管及鞘座,鞘座内部设有密封胶垫,所述的密封胶垫背离鞘管一侧的垫面上设置有第一切口,密封胶垫临近鞘管一侧的垫面上设置有第二切口,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在密封胶垫所在面上的投影呈夹角式布置且仅在交点处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相贯通。与直接将两条切口同时开在密封胶垫同一侧相比,本技术中开设在密封胶垫近侧面上的第一切口,能够提供胶垫向远侧的恢复力,而开设在密封胶垫远侧面上的第二切口,能够提供胶垫向近侧的恢复力,因此能够保证贯通口周边的胶垫能够包裹住器械周壁,密封效果良好,且抽出扩张器等器械后,密封胶垫恢复密封的动作迅速,防逆流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防逆流可撕裂鞘管


技术介绍

1、鞘管是用于引导血管内器械经皮进入血管通路的器械。将鞘管插入血管的具体步骤为:穿刺针经皮下进入血管后,从穿刺针尾部将导丝送入血管,导丝进入血管一定长度后,拔出穿刺针,经导丝尾部插入扩张器和鞘管,在导丝引导下,扩张器和鞘管进入血管预定位置,撤出导丝和扩张器,这时可通过留在血管内的鞘管送入和更换各种诊断和治疗用的导管。在做较复杂的介入治疗时,鞘管在使用完后需要从人体内退出,由于鞘管的尾部通常有器械阻挡,内部插有导管的鞘管无法直接从体内取出,这个时候就需要鞘管可以从外部撕开,边退边撕,直到全部离开,这种鞘管就被称为可撕裂鞘管。

2、扩张器通过胶垫上的切口插入鞘管内,要求切口仅仅包裹住扩张器的外周免;当扩张器撤出后,又要求胶垫的切口完全闭合,从而防止血液逆流外漏;因此焦点的设计时行业内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血液逆流,保证手术效果的防逆流可撕裂鞘管。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逆流可撕裂鞘管,包括可被撕裂的鞘管(10)及设置在所述鞘管(10)近端且可被撕裂的鞘座(20),鞘座(20)内部设有密封胶垫(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胶垫(30)背离鞘管(10)一侧的垫面上设置有第一切口(31),密封胶垫(30)临近鞘管(10)一侧的垫面上设置有第二切口(32),第一切口(31)和第二切口(32)在密封胶垫(30)所在面上的投影呈夹角式布置且仅在交点处第一切口(31)和第二切口(32)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可撕裂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口(31)和第二切口(32)在密封胶垫(30)所在面上的投影的夹角为70°-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逆流可撕裂鞘管,包括可被撕裂的鞘管(10)及设置在所述鞘管(10)近端且可被撕裂的鞘座(20),鞘座(20)内部设有密封胶垫(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胶垫(30)背离鞘管(10)一侧的垫面上设置有第一切口(31),密封胶垫(30)临近鞘管(10)一侧的垫面上设置有第二切口(32),第一切口(31)和第二切口(32)在密封胶垫(30)所在面上的投影呈夹角式布置且仅在交点处第一切口(31)和第二切口(32)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可撕裂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口(31)和第二切口(32)在密封胶垫(30)所在面上的投影的夹角为70°-110°,且交点位于密封胶垫(30)的几何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可撕裂鞘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口(31)的长度与密封胶垫(30)的直径相等,第一切口(31)的深度为密封胶垫(30)厚度的1/2~3/4;第二切口(32)长度与密封胶垫(30)直径的1/2~2/3,第二切口(32)的深度为密封胶垫(30)厚度的1/3~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可撕裂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鞘座(20)包括包裹在鞘管(10)外周的直管段(21)以及直管段(21)端部的底座(22),所述的密封胶垫(30)设置在底座(22)内腔中,底座(22)的侧边设置有可撕裂槽(23),可撕裂槽(23)自底座(22)自由端延伸至直管段(21)自由端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可撕裂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2)内腔设置有台阶面(221),台阶面(221)上朝向密封胶垫(30)凸伸设置有定位柱(222),定位柱(222)插置于密封胶垫(30)上开设的定位孔(33)内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的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启涛解启莲陈良万刘欢陈凯李帅康朱振宇巩郑吴启波王子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