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物、复合补锂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5314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物、复合补锂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复合物包括金属气凝胶与固态电解质;所述金属气凝胶为Ni@Co@M金属气凝胶,M为Mo或Fe;所述固态电解质选自磷酸钛铝锂、锂镧锆氧或锂镧钛氧。将所述复合物作为气凝胶包覆层的组分,与草酸锂形成复合补锂剂;使用Ni@Co@M多金属气凝胶作为基底,有助于提高补锂剂的电化学性能。固态电解质可以增加草酸锂的离子导电性和电子导电性,在草酸锂分解之后,还可以作为反应产物改善正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稳定性,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由所述复合补锂剂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脱锂电位较低,首次充放电比容量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物、复合补锂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在标准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中,会在负极表面形成一层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这一过程会消耗从正极释放出的活性锂,造成锂资源的部分不可逆损失,进而影响电池的整体表现,表现为电池的初始充电效率下降以及放电容量的减少。因此,提升电池正极的放电容量和锂离子的传输能力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焦点。

2、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向正极材料中加入补锂添加剂上。这些添加剂旨在补充消耗的锂离子,同时不破坏正极材料的结构,以提高电池的放电容量。然而,现有的补锂添加剂面临多种挑战,如补充的锂量不足、效率不高,以及可能对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限制因素阻碍了补锂添加剂在实际电池制造中的广泛应用。

3、专利申请文件cn117559013a采用补锂试剂和导电体形成补锂剂复合材料,通过在电池正极中添加补锂剂复合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现对正极的补锂效果,有效提高了电池正极的放电比容量。然而,该专利采用的补锂试剂在循环过程中分解的副产物会加剧电极液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物,包括金属气凝胶与固态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由包括固态电解质前驱体溶液和金属气凝胶的混合物经过高温烧结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烧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加热至700~900℃的加热速率为0.5~5℃/min,在700~900℃保温的时间为3~6 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i@Co@M金属气凝胶的制备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物,包括金属气凝胶与固态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由包括固态电解质前驱体溶液和金属气凝胶的混合物经过高温烧结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烧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加热至700~900℃的加热速率为0.5~5℃/min,在700~900℃保温的时间为3~6 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i@co@m金属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导向剂包括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十六烷基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珏李立飞周龙捷周立健孙杰洪鑫垚
申请(专利权)人:蓝固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