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308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涉及石斑鱼养殖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规格为8‑12cm杉虎杂交斑鱼苗,投放至暂养池中,投入营养剂暂养,营养剂原料:盐藻粉、虾青素、椰子油;(2)暂养结束后,转至养殖池,每天投喂营养料Ⅰ养殖2‑4个月,营养料Ⅰ原料:鱼粉、椰子粕粉、豆粕粉、玉米粉、蛋氨酸铁、磷酸二氢钙、L‑硒代蛋氨酸、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3)第二阶段养殖结束后,每天投喂营养料Ⅰ和营养料Ⅱ,营养料Ⅱ原料:大蒜素、益智茎叶、马齿苋、丁酸梭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收获成鱼。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养殖杉虎杂交斑,加快其生长速度,有效提高成活率,收获成鱼规格大,营养价值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斑鱼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1、石斑鱼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水鱼类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其在水产养殖产业中扮演着支柱角色,年苗种需求量10亿尾以上。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构建石斑鱼的多元化种质库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收集和保存不同品系的基因资源,可以为后续的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良性状杂交品系的培育,以及对其表型和遗传性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效挖掘出具有杂交优势的种质资源。此外,对杂交后代的优良性状进行遗传解析,寻找到关键基因和分子标记,将为石斑鱼的品种改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系统性研究杂交优良种质的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应用,不仅能提高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还能显著改善苗种的成活率,解决行业中长期存在的病害问题。基于此,构建石斑鱼品种改良技术体系,发展出优质的种质资源,将为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这些研究对推动我国石斑鱼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清水石斑鱼(杉斑)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肉质鲜美、抗逆性强。棕点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养池的面积为100-200m2,投放密度为10-60尾/m2,水深1-1.2m,水温在20-23℃之间,水的pH值在6.8-7.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面积为500-1000m2,投放密度为5-40尾/m2,水深1.2-1.5m,水温在20-28℃之间,水的pH值在6.5-7.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段,所述营养剂日投喂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养池的面积为100-200m2,投放密度为10-60尾/m2,水深1-1.2m,水温在20-23℃之间,水的ph值在6.8-7.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面积为500-1000m2,投放密度为5-40尾/m2,水深1.2-1.5m,水温在20-28℃之间,水的ph值在6.5-7.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段,所述营养剂日投喂量为杉虎杂交斑体重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阶段,所述营养料ⅰ的日投喂量为杉虎杂交斑体重的2%~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杉虎杂交斑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阶段,所述营养料ⅰ和营养料ⅱ的日总投喂量为杉虎杂交斑体重的4%~6%,营养料ⅰ和营养料ⅱ投喂重量比例为1:0.2-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杉虎杂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有赵广文罗磊王景保许崇宁杨昌忠徐志婷王射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