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隔防水装饰布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295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阻隔防水装饰布及其生产工艺,涉及装饰布技术领域,其制备工艺如下:S1.将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加入纤维增韧剂中,浸泡过夜,随后将各纤维小心地取出,进行真空烘干,得到增韧后的各纤维;S2.将增韧后的各纤维混合编织成束,随后采用无纺布成型工艺,将纤维束梳理成网、针刺加固,得到所述装饰布;S3.将装饰布浸泡在防水乳液中,二浸二轧,轧余率约70%‑80%,在80‑90℃预烘3‑5min后,在150‑170℃条件下焙烘3‑5min,得到防水整理的装饰布;S4.采用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涂层剂对防水整理的装饰布进行双边涂层整理,在85‑95℃下预烘3‑5min,再在100‑180℃下焙烘90‑150s,得到高阻隔防水装饰布。本申请提供的装饰布具有优异的防水、透气及防潮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装饰布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阻隔防水装饰布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墙面装饰布,是一种环保性装饰材料,由纤维制成的墙布与其他材料如涂料和墙纸相比,具有使用无拼缝、保温、吸音以及可柔化等特点,更加符合人们对审美和环保的要求。因此,墙布作为一种室内装饰材料,以其优雅、厚实的质感,经久耐用的特性以及较高的强力使得在使用中不易破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装饰布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更加崇尚与追求舒适、健康、多功能,进而促使了新型装饰布的开发与研究。

2、目前市场上的许多功能性装饰布,通过多层复合技术(如覆膜层、聚氨酯涂层等)实现了较好的防潮防水性能,有效阻隔了外界水分对装饰布及墙面的直接影响,但这类设计往往伴随着一个普遍性的缺陷,即透气性不足。长时间使用后,由于装饰布与墙面之间形成的密闭环境缺乏良好的空气流通,容易导致墙体内部湿度累积,进而引发墙面发霉问题。墙面发霉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对装饰布的附着力和使用寿命造成负面影响,最终可能导致装饰布脱落或需频繁更换,增加了维护成本和不便。因此,亟待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阻隔防水装饰布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布及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涂层;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涂层由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涂层剂涂覆在装饰布表面形成;所述装饰布由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经防水整理剂整理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防水装饰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涂层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0.6-0.9份气相型纳米二氧化硅、20-40份无水乙醇、40-60份水性聚氨酯、0.12-0.18份交联剂、1-2份消泡剂、1-2份增稠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防水装饰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整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阻隔防水装饰布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布及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涂层;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涂层由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涂层剂涂覆在装饰布表面形成;所述装饰布由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经防水整理剂整理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防水装饰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涂层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0.6-0.9份气相型纳米二氧化硅、20-40份无水乙醇、40-60份水性聚氨酯、0.12-0.18份交联剂、1-2份消泡剂、1-2份增稠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防水装饰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整理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0.3-0.6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粉末、30-60份丙烯酸丁酯、20-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9-1.8份甲基丙烯酸羟乙基、0.1-0.3份碳酸氢钠、8-12份蒸馏水、0.3-0.6份过硫酸钾、1.65-3.3份复合乳化剂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防水装饰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乳化剂溶液包括乳化剂aeo-9、乳化剂sds、蒸馏水,三者的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菲摩斯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