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262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3
本技术公开了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该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搅拌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抽取拌料桶内的浆料,第一支管与搅拌单元的输出端和拌料桶连通,第二支管与搅拌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一支管连通;透明管和浓度检测组件位于拌料桶外;透明管竖直串设于第二支管,并适于供搅拌单元抽取的浆料经过或停留至沉淀分层;浓度检测组件与透明管分立设置,用于检测透明管内的沉淀分层位置是否在预设浓度标定区域内并发送检测信号;控制单元能接收检测信号并控制原料供应组件或水供应组件启动以向拌料桶内补充原料或水。在浓度检测组件与浆料不直接接触的基础上能检测并调整浆料的浓度,且提升了检测和调整浆料浓度的准确性,降低了检测和调整浆料浓度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砂浆配料生产,尤其涉及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1、砂浆搅拌设备是把砂石骨料等原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砂浆混合料的机械设备。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砂浆搅拌设备,其主要由拌料桶、加料组件、加水组件、搅拌组件、检测组件和喷射组件等组成,搅拌组件用于将拌料桶内的原料和水混合均匀,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搅拌成型的浆料的浓度,当检测到浓度不合格时则会依据检测到的浓度值控制加料组件或加水组件工作,使得调整浆料的浓度在设定浓度范围内,喷射组件用于将浓度达标的浆料输送至目标位置,以使能够自动调整浆料的浓度,保证了浆料的质量。但这种砂浆搅拌设备,检测组件的浓度计与流动的浆料直接接触,浆料中的砂石骨料等原料会直接与浓度计摩擦,导致浓度计的磨损比较严重,长时间作业则需频繁更换浓度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以使在不与流动的浆料直接接触的基础上能够自动检测和调整浆料的浓度。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其包括拌料桶、原料供应组件和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拌料桶(1)、原料供应组件和水供应组件,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检测组件(32)包括色标传感器(321),所述色标传感器(321)间隔设置于所述透明管(31)的外侧且与所述透明管(31)正对,所述色标传感器(321)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色标传感器(321)用于检测所述透明管(31)上分布于所述预设浓度标定区域处的颜色并发送所述检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阀(33),所述第一控制阀(33)串设于所述第二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拌料桶(1)、原料供应组件和水供应组件,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检测组件(32)包括色标传感器(321),所述色标传感器(321)间隔设置于所述透明管(31)的外侧且与所述透明管(31)正对,所述色标传感器(321)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色标传感器(321)用于检测所述透明管(31)上分布于所述预设浓度标定区域处的颜色并发送所述检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阀(33),所述第一控制阀(33)串设于所述第二支管(23)且分布于所述搅拌单元(21)的输出端和所述透明管(31)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33)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33)连通所述搅拌单元(21)的输出端和所述透明管(31)以使浆料流经所述透明管(31),且能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33)断开所述搅拌单元(21)的输出端和所述透明管(31)以使所述透明管(31)内的浆料停留至沉淀分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检测组件(32)还包括位置调整结构(322),所述色标传感器(321)设置于所述位置调整结构(322),所述位置调整结构(322)能够调整所述色标传感器(321)沿所述透明管(31)的高度方向的分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浆料浓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结构(322)包括安装板、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色标传感器(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健王新龙吴端仁郑鹏付天福张兆林李道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