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250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2
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轮组件,包括前轮与后轮;悬挂组件;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电机;控制系统,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源装置包括储电元件;在一个垂直于上下方向的第一投影平面内,电机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在第一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一投影线;储电元件沿上下方向在第一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二投影线;后轮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在第一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三投影线;电机控制器沿上下方向在第一投影平面内具有第四投影线,沿前后方向上,第一投影线、第二投影线、第三投影线被设置在一个预设范围内。通过设置上述设置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摩托车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涉及机动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


技术介绍

1、电动摩托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摩托车,其具备提速快、噪音低等优势。然而,考虑到其结构的特殊性,一般电动摩托车中,均需要设置电机、储电元件、传动装置等重量较大的元器件,且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摩托车总重量较重,且会导致重心不平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动摩托车,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2、第一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包括前轮与后轮;悬挂组件,悬挂组件包括前悬架与后悬架,前悬架连接于车架前侧,前轮连接于前悬架上,后悬架连接于车架后侧,后轮连接于后悬架上;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用于带动前轮和/或后轮运行,动力组件包括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控制系统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源装置,电源装置包括储电元件,用于提供电能;

3、在一个垂直于上下方向的第一投影平面内,电机、储电元件和电机控制器沿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1与所述L2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42且小于等于1;所述L1与所述L3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45且小于等于0.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线与所述第三投影线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350mm且小于等于4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从前后方向观察所述电动摩托车,所述电机、所述电机控制器至少部分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上下方向观察所述电动摩托车,所述电机、所述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1与所述l2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42且小于等于1;所述l1与所述l3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45且小于等于0.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线与所述第三投影线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350mm且小于等于4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从前后方向观察所述电动摩托车,所述电机、所述电机控制器至少部分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上下方向观察所述电动摩托车,所述电机、所述储电元件和所述电机控制器至少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2与所述l1的差值大于等于0mm且小于等于6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3与所述l1的差值大于等于270mm且小于等于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3与所述l2的差值大于等于260mm且小于等于3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摩托车还包括脚踏组件;所述车架形成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位于所述脚踏组件下方,用于限位所述电机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摩托车还包括鞍座组件和脚防护板;所述鞍座组件的前侧、所述脚防护板的后侧和所述脚踏组件的上侧共同构成第二容纳空间;在一个垂直于左右方向的第二投影平面内,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沿所述左右方向在所述第二投影平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面,所述第一投影面的面积大于等于0.09㎡且小于等于0.1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摩托车包括鞍座组件,所述鞍座组件包括鞍座,所述鞍座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电源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大于等于0.01m³且小于等于0.014m³;所述电机的额定功率大于等于5kw且小于等于12.5kw,所述电机的额定功率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357kw/m³且小于等于1250kw/m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大于等于0.011m³且小于等于0.013m³;所述电机的额定功率大于等于7kw且小于等于10kw,所述电机的额定功率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538kw/m³且小于等于910kw/m³。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机的额定功率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357kw/m³且小于等于1250kw/m³时,所述电机的转速大于等于4800r/min且小于等于10000r/min。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机的额定功率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538kw/m³且小于等于910kw/m³时,所述电机的转速大于等于4800r/min且小于等于10000r/min。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机的额定功率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357kw/m³且小于等于1250kw/m³时,所述电机的转速大于等于6800r/min且小于等于8000r/min。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机的额定功率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538kw/m³且小于等于910kw/m³时,所述电机的转速大于等于6800r/min且小于等于8000r/min。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摩托车还包括脚踏组件;在一个垂直于上下方向的第一投影平面内,所述前轮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一投影线,所述后轮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二投影线;所述脚踏组件的前端沿上下方向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三投影线;所述脚踏组件的后端沿上下方向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内具有第四投影线;沿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投影线和所述第二投影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三投影线和所述第四投影线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4.4且小于等于6.7。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6。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摩托车包括转向手把,所述转向手把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五投影线;沿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五投影线和所述第一投影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2.4且小于等于3.7。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2.8且小于等于3.3。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摩托车还包括鞍座组件,所述鞍座组件包括鞍座盖,所述鞍座盖上设置有座点,所述座点沿所述上下方向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点;沿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投影点和所述第一投影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1.2且小于等于1.9。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1.4且小于等于1.7。

23.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投影线与所述第二投影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220mm且小于等于500mm,所述第二投影线与所述第三投影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270mm且小于等于310mm。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投影线与所述第三投影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270mm且小于等于510mm。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投影线与所述第三投影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330mm且小于等于450mm。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架包括: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架上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后悬架上,所述中撑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块锁定所述中撑。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撑上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中撑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悬架上,所述中撑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簧配合所述限位块锁定所述中撑。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与所述后悬架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中撑转动中心的前侧。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撑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电动摩托车重心的后侧。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撑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呈平板状,所述支撑座用于抵接地面。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撑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支点,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支点。

3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摩托车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器和管道组,用于冷却所述电动摩托车;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副水箱,所述副水箱与所述管道组连通,用于平衡所述冷却组件中冷却液的压强;所述副水箱上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位于所述副水箱的上部;所述副水箱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安装于所述加水口上,用于密封所述副水箱。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箱包括第四空间和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为所述副水箱内液体占用的空间,所述第四空间为所述副水箱内除所述储水腔外的其余空间。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箱包括最低水位刻度和最高水位刻度,所述最低水位刻与所述最高水位刻度标记于所述副水箱外,所述副水箱内液体的水位位于所述低水位刻度和所述高水位刻度之间。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箱由透明材料制成。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的其中一侧上,所述管道组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的另一侧上,所述管道组至少部分靠近所述电机设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输送管和风扇,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管道组连通,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管道组连通,所述输送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箱,所述输送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箱,所述风扇形成风路,所述风路经过所述输送管;相邻的所述输送管之间均连接有折叠片。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环绕所述电机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啟明陈涛徐同敏张周明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