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1、神经刺激装置是一种治疗神经疾病的医疗器械,其主要包括电极和体外脉冲发生器。其中,电极与体外脉冲发生器被分开提供。
2、目前,神经刺激装置的植入使用过程为:将中空的穿刺针穿刺至生物体内的目标区域,然后将电极顺着穿刺针的内孔插入生物体内,直至到达靶点位置;接着撤出穿刺针,使电极留置于生物体内;随后,利用延伸导线将电极与体外脉冲发生器进行连接;如此,体外脉冲发生器产生的电脉冲就能通过延伸导线传递给电极,电极进而将电脉冲传递给靶点神经以实现神经刺激。
3、在实际植入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穿刺针的内孔较小,操作人员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将电极插入穿刺针的内孔中完成电极植入,整体操作难度较高,导致穿刺针在生物体内的留置时间较长,极大地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几率;此外,电极在顺着穿刺针内孔插入时,也很难实现电极位置的准确定位,极易出现电极植入不到位需重新穿刺、植入的情况,加重生物体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1)、限位座(2)、穿刺针(8)以及可拆卸固定在限位座(2)上的体外脉冲发生器(3);所述电极(1)包括植入段(11)与连接段(13);所述植入段(11)包括至少一个刺激件(111),所述连接段(13)具有与所述刺激件(111)导电连通的连接触点(752);所述电极(1)的连接段(13)固定在所述限位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脉冲发生器(3)包括壳体(31)和用于产生脉冲信号的电路板(32);所述电路板(32)位于壳体(31)内,且电路板(32)上设有与连接段(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1)、限位座(2)、穿刺针(8)以及可拆卸固定在限位座(2)上的体外脉冲发生器(3);所述电极(1)包括植入段(11)与连接段(13);所述植入段(11)包括至少一个刺激件(111),所述连接段(13)具有与所述刺激件(111)导电连通的连接触点(752);所述电极(1)的连接段(13)固定在所述限位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脉冲发生器(3)包括壳体(31)和用于产生脉冲信号的电路板(32);所述电路板(32)位于壳体(31)内,且电路板(32)上设有与连接段(13)上各连接触点(752)一一对应的第一导电引脚(321);所述壳体(31)靠近生物体表面的一端插装固定在限位座(2)上,以使第一导电引脚(321)与对应的连接触点(752)导通;所述限位座(2)和/或壳体(31)能可拆卸地固定在生物体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靠近生物体表面的一端设有使第一导电引脚(321)外露的插槽(311),所述体外脉冲发生器(3)通过插槽(311)插装在限位座(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2)包括限位板(21)和成型于限位板(21)上的多个锁定卡爪(22),所述第一通孔(21a)开设在限位板(21)上;所述插槽(311)的内壁上成型有与锁定卡爪(22)配合的锁定块(312);所述体外脉冲发生器(3)插装在限位座(2)上时,所述锁定卡爪(22)与对应的锁定块(312)配合锁紧,以限制体外脉冲发生器(3)的拔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1)上设有多个导向件(23),各导向件(23)配合形成与插槽(311)滑动配合的导向插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3)上包覆有柔性绝缘座(4),所述柔性绝缘座(4)上设有与连接段(13)上各连接触点(752)一一对应的第二导电引脚(4a);所述连接段(13)通过柔性绝缘座(4)固定在限位板(21)上;所述体外脉冲发生器(3)插装在限位座(2)上时,所述体外脉冲发生器(3)的第一导电引脚(321)经第二导电引脚(4a)与对应的连接触点(752)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2)上设有供植入段(11)穿过的第二通孔(21b);所述第一通孔(21a)为c形孔,且c形孔靠近植入段中轴线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一引导件(25);所述第一引导件(25)与穿刺针(8)在植入段(11)的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风顺,王守东,汪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神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