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致变色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202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致变色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单体A、单体B和单体C在光引发自由基作用下无规共聚,形成呈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中,所述单体A为含烯烃官能团的酰胺类化合物;单体B为含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单体C为含烯烃官能团的咪唑类化合物;(2)将高分子聚合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有机溶剂中,混匀后,往溶液中加入氧化钨前驱体,室温下反应;(3)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涂布于玻璃基底上,烘干,得到光致变色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涂层中,非晶WO<subgt;3</subgt;纳米点高度分散在聚合物网络中,非晶WO<subgt;3</subgt;纳米点的粒径为不高于1.03nm。本发明专利技术光致变色涂层透明度高(变色前后都是透明的),具有瞬时光响应和快速褪色效果,且变色程度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致变色涂层,还涉及上述光致变色涂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持续的高温,进一步加剧了建筑物冷却方面的能源消耗。因此,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通过调节窗户的透光性能,控制建筑物中太阳能的输入,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可见日光舒适度。

2、简单结构且无需外部能源输入即可进行光调制的光致变色(pc)智能窗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氧化钨在外界光照下会发生电荷转移,材料中的电子从价带跃迁至导带,形成导电性或非导电性氧化钨,从而引起颜色的变化。因其具有对光的快速响应以及出色的可逆性,成为研究最深入的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之一。

3、现有在制备基于wo3的有机-无机杂化光致变色涂层过程中,由于有机聚合物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的特性不同,它们在杂化或复合过程中会影响彼此的透明度,导致最终材料的透明度较低。另外,wo3很容易定向生长形成尺寸较大的结晶结构,因此制备出的光致变色材料透明度偏低、调光范围较窄等问题。氧化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完成变色-褪色,会受到有机聚合物链的影响,变色效果不够敏感,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致变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单体A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所述单体B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六氟异丙酯、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所述单体C为N-乙烯基咪唑、1-烯丙基咪唑或1-(3-丁烯-1-基)-1H-咪唑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单体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致变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单体a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所述单体b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六氟异丙酯、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所述单体c为n-乙烯基咪唑、1-烯丙基咪唑或1-(3-丁烯-1-基)-1h-咪唑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单体a的加入量为单体a、单体b和单体c总摩尔量的20%~30%;所述单体b的加入量为单体a、单体b和单体c总摩尔量的40%~50%;所述单体c的加入量为单体a、单体b和单体c总摩尔量的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光引发剂为907、tpo、184、1173、detx、itx、369或2599中的一种;光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单体a、单体b和单体c总摩尔量的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国东田雨停辛晓莹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