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浮空压机级间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181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08
本技术属于磁悬浮空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悬浮空压机级间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上安装有换热器进气管和换热器排气管,换热器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空气流道组件,换热器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空气流道组件,换热器上靠近换热器进气管的位置处安装有补气组件,本技术通过合理化设计,补气组件为换热器补充气体,弥补冷缩减少的气体体积,缓解换热器内湍流现象产生;补气组件充入的气体和进气空气流道组件进入的压缩气体一同进入排气空气流道组件,补气和冷却过程连续进行,确保进入排气空气流道组件的气体气流均匀性,进而消除下一级磁悬浮空压机叶轮内部气体流动不均匀问题,提升了磁悬浮空压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磁悬浮空压机,尤其涉及一种磁悬浮空压机级间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磁悬浮空压机,主要有单极和多级空气压缩机,单极磁悬浮空气压缩机虽然不需要安装级间换热装置,但是压缩效率较低;而多级磁悬浮空压机需要对压缩后的高温气体进行快速降温,并将降温后的空气输送到下一级空气压缩机对其进一步压缩,最后经过多级压缩获得所需高压的气体,大大提高了磁悬浮空气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2、对压缩后的气体进行冷却降温时,需要用到一系列的冷却装置,而市面上存在的装置有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风冷通过风扇或风机来加强通风并强化冷却效果,缺点是效果并不显著,适用于低功率运行的多级磁悬浮空气压缩机;水冷主要通过换热装置连接冷却塔,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实现压缩高温气体的快速冷却,适用于高功率的磁悬浮空气压缩机,高温气体进入到换热装置后实现快速冷却,气体在冷却过程中体积快速缩小,在换热装置中存在的湍流现象;且体积急剧缩小的空气影响了气流均匀性,在进入下一级空气压缩机后降低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悬浮空压机级间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1)上安装有换热器进气管(2)和换热器排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进气管(2)上安装有进气空气流道组件(4),换热器排气管(3)上安装有排气空气流道组件(5),换热器(1)上靠近换热器进气管(2)的位置处安装有补气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空压机级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组件(6)包括与换热器(1)连通的补气管(601),补气管(601)上安装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空压机级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空气流道组件(4)包括第一空气流道(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悬浮空压机级间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1)上安装有换热器进气管(2)和换热器排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进气管(2)上安装有进气空气流道组件(4),换热器排气管(3)上安装有排气空气流道组件(5),换热器(1)上靠近换热器进气管(2)的位置处安装有补气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空压机级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组件(6)包括与换热器(1)连通的补气管(601),补气管(601)上安装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空压机级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空气流道组件(4)包括第一空气流道(401),第一空气流道(401)与换热器进气管(2)连通,第一空气流道(401)远离换热器进气管(2)的一端连通有第二空气流道(4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空压机级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流道(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胜赵明师李存涛李致宇张海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