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半水密装置及客滚船。
技术介绍
1、对普通客船而言,通过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壁和水密门,以及舱壁甲板以上的半水密舱壁和半水密门,可将破损工况下的进水限制在个别水密分区,进水量相对较少。对于客滚船而言,由于车辆舱在船长方向前后贯通,车辆舱破损的工况会导致大量进水,极大地降低船舶的生存概率,影响船舶的破损稳性。
2、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在车辆舱的两侧设置边舱,车辆舱与边舱间通过水密舱壁分隔。当某个水密分区破损导致车辆舱破损时,其余水密分区的边舱依然保持完整,进而减小了车辆舱破损时的进水量,提高了船舶的破损稳性。但边舱的设置会导致车辆舱的舱容减小,装车量减少,影响船东的收益。
3、稳性优化手段中,增大船宽、增大型深、加密水密分舱等方案仅适用于前期方案设计阶段,且受制于船舶整体的重量、成本、航线等因素;在车辆舱增加边舱、增加水密舱室等方案则又会占用较多的车道空间,影响装车量指标。
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半水密装置,用于客滚船车辆舱,所述客滚船车辆舱包括甲板和舷侧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半水密装置包括可移动舱壁、水密滑块、滑道和固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半水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舷侧外板平行的位置包括第一平行位置和第二平行位置,所述可移动舱壁在第一平行位置相比于在第二平行位置更靠近所述舷侧外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半水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舱壁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可移动舱壁在高度方向上从所述水密滑块向所述车辆舱顶部延伸,所述可移动舱壁长度和高度的设计与所述客滚船适配。
4.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半水密装置,用于客滚船车辆舱,所述客滚船车辆舱包括甲板和舷侧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半水密装置包括可移动舱壁、水密滑块、滑道和固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半水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舷侧外板平行的位置包括第一平行位置和第二平行位置,所述可移动舱壁在第一平行位置相比于在第二平行位置更靠近所述舷侧外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半水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舱壁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可移动舱壁在高度方向上从所述水密滑块向所述车辆舱顶部延伸,所述可移动舱壁长度和高度的设计与所述客滚船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半水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一端连接于所述舷侧外板,所述滑道的另一端沿着与所述舷侧外板垂直的方向延伸至船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半水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凹槽结构,所述滑道上顶与所述甲板齐平,所述滑道的内侧两边设置有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昕逸,黄毅铭,丁悦,王高帅,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