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及修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166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07
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及修整方法,其中修整工装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位和第二安装孔位,安装座与显微镜的透光底座可拆卸连接;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安装在安装座上,调节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对应第一安装孔位设置且与安装座可相对转动,主动齿轮与安装座之间可锁止;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对应第二安装孔位设置且与安装座可相对转动,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从动齿轮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激光陀螺腔体的夹持工位。本申请提供的修整工装方便对激光陀螺腔体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提高修整的精准度和修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一般涉及光学器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及修整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激光陀螺腔体的机械加工工序后,需要检验的一项重要的指标是腔内孔形位公差,光阑25以及相邻两侧的毛细孔26相对于基面a的平行度,如图1所示。涉及到该指标的测量方法是,首先用万能工具显微镜对光阑和两侧相邻的毛细孔进行采点,再拟合出光阑与两侧毛细孔的轴线,计算出轴线相对于基面的平行度。

2、由于该指标涉及到三个腔内孔的同轴度,在机械加工时存在主轴自转180°反方向铣孔的情况,三个腔内孔的轴线容易出现偏离过大的现象,此时,光阑以及相邻两侧的毛细孔相对于基面a的平行度较差。针对此情况,需要对光阑或毛细孔的位置进行修整,在实际的手修过程中缺少锁紧机构,修整人员需要用一只手按压,另外一只手使用教习的刀具对光阑或毛细孔进行多次摩擦扩孔,同时需要用眼睛配合观测显微镜的目镜来保证扩孔方向和扩孔量,操作时对激光陀螺腔体调整不便且需要手持固定造成操作人员手眼疲劳,无法准确监控扩孔量,进而导致刀具修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配合用于观察的显微镜使用,所述显微镜的显示屏(1)上设有相互垂直的横向刻度线(2)和纵向刻度线(3),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8)通过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位(6)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上垫片(15)和下垫片(16),所述上垫片(15)和所述下垫片(16)套设在所述锁紧螺栓(12)上,所述上垫片(15)设于所述锁紧螺栓(12)的螺帽和所述自转轴承(14)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配合用于观察的显微镜使用,所述显微镜的显示屏(1)上设有相互垂直的横向刻度线(2)和纵向刻度线(3),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8)通过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位(6)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上垫片(15)和下垫片(16),所述上垫片(15)和所述下垫片(16)套设在所述锁紧螺栓(12)上,所述上垫片(15)设于所述锁紧螺栓(12)的螺帽和所述自转轴承(14)之间,所述下垫片(16)设于所述自转轴承(14)和所述安装座(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锁紧件(17),所述锁紧件(17)贯穿所述主动齿轮(8)且与所述主动齿轮(8)螺纹连接,所述锁紧件(17)靠近所述安装座(5)的一端设有抵接部(18),所述锁紧件(17)远离所述安装座(5)的一端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手柄(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陀螺腔体腔内孔形位修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9)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鑫唐海瑞孙立鹏姬志鹏宋建明林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