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动阀和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166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动技术领域,提供继动阀和制动系统。继动阀包括:设置在壳体中并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控制腔和制动腔的第一活塞,控制腔侧的壳体具有沉台部,沉台部伸入第一活塞的活塞腔中;内置于沉台部并将沉台部的内腔分隔为子控制腔和排水腔的第二活塞,子控制腔与控制腔连通,排水腔与控制腔及活塞腔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活塞腔与制动腔的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继动阀能够实现自动排水,在继动阀的工作过程中,控制腔中的水随着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运动和复位,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自动排出阀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具体地说,涉及继动阀和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1、商用车等载重汽车的制动系统中,使用继动阀起到缩短反应时间和建压时间的作用。

2、继动阀的主要结构及作用原理是:壳体中设置活塞、分隔出控制腔和制动腔,控制腔接制动总阀(脚制动阀),制动腔的进气口接储气筒、出气口接后端制动气室、排气口通大气。非制动状态下,出气口连通排气口;制动状态下,来自制动总阀的控制气体输入继动阀的控制腔,推动活塞将进气口与出气口的通路打开,从而储气筒的压缩空气经继动阀的制动腔快速充入后端制动气室,缩短了反应时间和建压时间,提高了制动效率。

3、目前的继动阀存在的问题是:控制腔多设计为可变容积的封闭腔体,一旦制动控制管路中存在水,水会随着控制气体进入并堆积在继动阀的控制腔中,造成控制腔中零部件损坏、低温下水结冰阻碍活塞运动等问题,进而引发继动阀制动失效。

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b>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动阀,包括设置在壳体中并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控制腔和制动腔的第一活塞,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继动阀包括两种工作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腔与所述排水腔之间的第一子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水腔与所述活塞腔之间的第二子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工作状态,随所述第二活塞运动,先所述第三通道关闭,后所述第二子通道打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与所述沉台部的侧壁可滑动地密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动阀,包括设置在壳体中并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控制腔和制动腔的第一活塞,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继动阀包括两种工作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腔与所述排水腔之间的第一子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水腔与所述活塞腔之间的第二子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工作状态,随所述第二活塞运动,先所述第三通道关闭,后所述第二子通道打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与所述沉台部的侧壁可滑动地密封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活塞下行至其最低位置,所述第一子通道打开。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的上端与所述沉台部的内壁可滑动地密封接触,所述第二活塞的本体部内凹、与所述沉台部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排水腔,所述第二活塞的下端与所述沉台部的底部可滑动地密封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商用车系统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