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子纱脱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165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07
本技术涉及筒子纱脱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筒子纱脱水机构,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筒子纱脱水后需要手动将转杆表面的筒子纱推动出料,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转杆,滚珠丝杆,棘轮棘爪、活动块、推动块以及清洁刷,当筒子纱脱水脱水结束之后,通过外部按钮对电机反向逆时针驱动,使得电机带动驱动杆表面的棘轮与棘爪接触啮合转动,棘爪带动固定杆连接的圆板呈圆周转动,圆板带动上表面设置的四组转动杆呈圆周转动,使得转动杆带动滚珠丝杆转动,滚珠丝杆与活动块螺纹连接移动,并且活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多组套在转杆外部的推动块向上移动,从而使得位于转杆底端的推动块向上移动对筒子纱向上推动,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筒子纱脱水,具体为一种筒子纱脱水机构


技术介绍

1、筒子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经过染色工序后需要通过脱水机进行脱水流程,脱水时筒子纱放置在脱水桶内,筒子纱随脱水桶的转动,将水分甩开,实现快速脱水;目前的筒子纱在进行脱水过程中,在筒子纱脱水工作完成后,在通过连接块带动顶板通过滚珠丝杆连接的托盘移动出脱水桶的内部,然而需要人工将套置在多组呈环状分布的转杆外部的筒子纱取下放置在收料箱的内部,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然而对于多组呈环状分布的转杆外部的筒子纱数量较多,工作人员只能一次一组一组的将脱水后的筒子纱进行取下出料,在进行下一组的出料,单个工作人员不能同时将多组转杆外部的筒子纱同时推出,需要多组员工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同时取料才可完成,增加劳动成本,并且人工操作较为耗费时间,效率较低,不利于大批量的筒子纱脱水出料工作,整体减慢工作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子纱脱水机构,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筒子纱脱水后需要手动将转杆表面的筒子纱推动出料,效率低的问题。</p>

2、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子纱脱水机构,包括脱水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桶(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水的出水口(2),且脱水桶(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升降连接的连接块(4),脱水桶(1)一侧设有升降杆,所述连接块(4)的一侧通过横杆与升降杆顶端连接,所述顶板(3)的下方设置有托盘(5),托盘(5)上表面活动设置有用于放置筒子纱的转杆(6),转杆(6)的表面套接有皮带(9),皮带(9)一端套接于驱动杆(72)的表面,所述转杆(6)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推动筒子纱出料的推动结构(7);推动结构(7)包括有设置在托盘(5)内部放置的电机(71),设置在电机(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子纱脱水机构,包括脱水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桶(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水的出水口(2),且脱水桶(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升降连接的连接块(4),脱水桶(1)一侧设有升降杆,所述连接块(4)的一侧通过横杆与升降杆顶端连接,所述顶板(3)的下方设置有托盘(5),托盘(5)上表面活动设置有用于放置筒子纱的转杆(6),转杆(6)的表面套接有皮带(9),皮带(9)一端套接于驱动杆(72)的表面,所述转杆(6)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推动筒子纱出料的推动结构(7);推动结构(7)包括有设置在托盘(5)内部放置的电机(71),设置在电机(71)输出端的驱动杆(72),设置在驱动杆(72)外表面的棘轮(73),活动设置在驱动杆(72)表面的圆板(711),圆板(711)与驱动杆(72)活动连接,设置在圆板(711)表面的固定杆(75),活动设置在固定杆(75)表面的棘爪(74),棘爪(74)与棘轮(73)接触,设置在圆板(711)表面的转动杆(712),设置在转动杆(712)顶端的滚珠丝杆(76),螺纹设置在滚珠丝杆(76)表面的活动块(77),设置在活动块(77)表面的连接杆(78),以及设置在连接杆(78)一端的推动块(79),推动块(79)与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世奇顾建东牧永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春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