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膜支架及血管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149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06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膜支架及血管介入装置,滤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以及血液滤膜,所述支架主体的支架壁上形成有多个孔隙,所述血液滤膜附着于所述支架壁上并至少覆盖血管瘤的开口,所述血液滤膜为单向过滤膜。通过在支架主体上附着能够至少覆盖血管瘤的开口的单向过滤膜,不仅能够使得所述血管瘤内的血液可以通过所述血液滤膜流回血管内,同时也能防止血液从所述血管进入所述血管瘤内,从而将血管瘤的血液排空。此外,所述滤膜支架在所述血管瘤体积小的时候可单独使用,在所述血管瘤体积大的时候还可以配合弹簧圈等封堵部件一起使用,不仅可以有效进行血管瘤的封堵,还可以防止所述封堵部件从所述血管瘤的开口脱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滤膜支架及血管介入装置


技术介绍

1、颅内动脉瘤最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外科开放手术,外科开放手术治疗具有最大的侵入性,涉及开颅手术。手术过程会将牵引器放在大脑上,轻轻打开大脑和头骨之间的通道。当可目视动脉瘤后,将动脉瘤夹横跨于动脉瘤颈部位置,将其夹住封闭。外科开放手术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和风险性,与血管介入手术相比,其技术要求门槛较高,死亡率亦明显较高,同时病患也需较长的恢复时间。

2、而另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治疗方式为血管介入手术。在1990年代初期,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通过引入栓塞弹簧圈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2001年,有研究比较了外科开放手术与使用栓塞弹簧圈治疗的临床结果。在使用栓塞弹簧圈技术后,经过一年的随访,病患的死亡或严重事件风险大幅降低了22.6%。因此自2001年后,栓塞弹簧圈的使用迅速增长,并被确立为治疗大多数动脉瘤的首选方案。栓塞弹簧圈透过血管介入方式进行输送,因此不需要涉及开颅手术。医师使用栓塞弹簧圈填补动脉瘤中的空间,将其内部的血液置换出来。

3、然而,单独使用栓塞弹簧圈也有其局限性,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以及血液滤膜,所述支架主体的支架壁上形成有多个孔隙,所述血液滤膜附着于所述支架壁上并至少覆盖血管瘤的开口,所述血液滤膜为单向过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滤膜包括若干滤孔,所述滤孔靠近血管的一侧的孔径小于所述滤孔靠近血管瘤的一侧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滤膜通过热缩或缝线固定在所述支架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滤膜采用可降解材料的高分子材质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膜支架,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以及血液滤膜,所述支架主体的支架壁上形成有多个孔隙,所述血液滤膜附着于所述支架壁上并至少覆盖血管瘤的开口,所述血液滤膜为单向过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滤膜包括若干滤孔,所述滤孔靠近血管的一侧的孔径小于所述滤孔靠近血管瘤的一侧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滤膜通过热缩或缝线固定在所述支架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滤膜采用可降解材料的高分子材质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两端设置有绒毛结构。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兴达扈聪王冲王钰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铨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