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146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涉及手持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竖向导向架,竖向导向架的一侧外壁延伸设置有横向安装板;调整组件,调整组件包括:螺纹杆、活动架、两个连杆部件、夹杆部件、齿轮部件和顶架,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横向安装板的顶面,且横向安装板的一端和竖向导向架的底面转动连接。该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通过活动架带动连杆部件和顶架移动,从而对RFID手持机本体高度进行调整,并通过调整架对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进行调整,使其可以使用更多高度的扫码效果,利于进行操作,无需进行额外的培训,无需工作人员使用登高梯来完成扫码操作,降低了工作时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持机,具体为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


技术介绍

1、rfid手持机是一种具备rfid读写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硬件,它可以对rfid标签进行识读。这种设备通常被用于各种应用中,如库存管理、物流运输、身份识别等。rfid手持机具有多种频段的读写能力,包括低频、高频和超高频。不同频段的rfid标签具有不同的读写距离和应用场景。

2、静止式手持机由分流器取得电流采样信号,分压器取得电压采样信号,经乘法器得到电压、电流的乘积信号,再经频率变换产生一个频率与电压、电流乘积成正比的计数脉冲,通过分频驱动步进电动机,使计度器计量。

3、现有的rfid手持机在使用时,其读取距离有限,对于一些需要远距离读取的应用场景,如位于高处的标签时,需要工作人员手持rfid手持机,并站立于梯子或其他支撑物上,并将rfid手持机和标签对准,单手扶梯单手扫描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利于进行长期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通过活动架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杆部件包括:两个一号连杆(7)、横向连杆(8)和两个二号连杆(13),两个所述一号连杆(7)均转动连接于活动架(6)的顶面,所述横向连杆(8)转动连接于两个一号连杆(7)的一侧外壁之间,两个所述二号连杆(13)均转动连接于顶架(14)的底面,且两个二号连杆(13)的一侧外壁分别和对应一号连杆(7)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杆部件包括:两个调整架(9)、两个连接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杆部件包括:两个一号连杆(7)、横向连杆(8)和两个二号连杆(13),两个所述一号连杆(7)均转动连接于活动架(6)的顶面,所述横向连杆(8)转动连接于两个一号连杆(7)的一侧外壁之间,两个所述二号连杆(13)均转动连接于顶架(14)的底面,且两个二号连杆(13)的一侧外壁分别和对应一号连杆(7)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杆部件包括:两个调整架(9)、两个连接杆(10)、两组调整槽(11)和多个卡入槽(12),两个所述调整架(9)分别套设于对应两个横向连杆(8)的外壁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杆(10)均固定连接于两个调整架(9)的一侧外壁之间,两组所述调整槽(11)分别开设于对应调整架(9)的一侧外壁,每组所述调整槽(11)均设置有两个,多个卡入槽(12)分别开设于对应调整槽(11)的顶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rfid手持机外接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部件包括:一号锥齿轮(20)、齿轮架(21)、转轴(22)和二号锥齿轮(23),所述一号锥齿轮(20)套设于螺纹杆(5)的外壁,所述齿轮架(21)固定连接于安装基座(1)的顶面,所述转轴(22)转动连接于齿轮架(21)的内部,所述二号锥齿轮(23)固定连接于转轴(2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朱富勇余鹤杨志军施妮娜吴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咸宁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