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1420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包括:变性模块,用于加热升温使ctDNA变性成单链ctDNA;杂交模块,用于混合杂交探针DNA和单链ctDNA形成新的双链结构;检测池,用于检测杂交后的双链DNA分子,包括纳米孔、红外发射源和用于放置待测DNA分子的承载层;辐照模块,其通过红外发射源发射红外波段为2860‑2970cm<supgt;‑1</supgt;的红外辐照,照射纳米孔和待测DNA分子,将红外光能量传递给纳米孔及待测DNA分子;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通过纳米孔的待测DNA分子引起的电信号变化的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通过红外辐射诱导纳米孔狭窄空间内甲基基团的特异性振动,从而实现更快速、更简便、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的ctDNA甲基化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具体涉及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


技术介绍

1、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一种携带癌症特异性的遗传及表观遗传信息的片段化dna,因其甲基化模式与它们的细胞或组织来源一致,因此,ctdna甲基化可作为早期癌症筛查和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2、常用dna甲基化检测系统虽各有优势但依然存在不足,如亚硫酸氢盐测序法过中亚硫酸氢盐对微量ctdna具有破坏性,不适用于早期癌症筛查;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法中所用酶存在消化不彻底产生假阳性的现象;基于pcr技术的微滴式数字pcr成本高且耗时。因此,目前对低丰度ctdna甲基化的检测依然面临着挑战,需要设计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的检测系统,实现微量ctdna甲基化的精准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旨在通过红外辐射诱导纳米孔狭窄空间内甲基基团的特异性振动,从而实现更快速、更简便、灵敏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变性模块具有温度控制功能,能够将加热温度控制在90-9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探针DNA为与ctDNA不完全互补的探针DNA,探针DNA用于使ctDNA中甲基化的胞嘧啶处在杂交后呈现碱基外翻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探针DNA的浓度调配为50-100...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变性模块具有温度控制功能,能够将加热温度控制在90-9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探针dna为与ctdna不完全互补的探针dna,探针dna用于使ctdna中甲基化的胞嘧啶处在杂交后呈现碱基外翻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探针dna的浓度调配为50-100nmol/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癌症早期ctdna甲基化的红外-纳米孔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杂交模块具有温度控制功能,能够将杂交环境温度控制在50-70℃。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苇杨正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