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聚乙烯植入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120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聚乙烯植入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聚乙烯熔融挤出后进行水下造粒,得到平均粒径为300~800μm的聚乙烯颗粒;b)将所述聚乙烯颗粒填充到模具中,烧结成型,冷却,得到多孔聚乙烯植入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采用水下造粒工艺制备具有一定粒径尺寸的聚乙烯大颗粒,再在模具中对这些聚乙烯大颗粒进行烧结,烧结过程中聚乙烯大颗粒之间相互接触粘结形成丰富且尺寸较大的三维孔洞。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制备获得具有较大孔径的多孔聚乙烯植入体,较大的孔径能够促进组织细胞长入,使植入体不易移位,也能够促进植入部位的血管化,降低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聚乙烯植入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通常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乙烯具有韧性好、耐磨损、耐化学性强、生物安全性好等优点,因而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例如输液管、输血袋、人工植入体等器械都使用医用聚乙烯。

2、以聚乙烯材料为基体,通过调控成型工艺可以在其内部形成三维微孔结构,使其能够兼具聚乙烯材料的优异综合性能与多孔材料的优点,极大地扩宽聚乙烯的应用领域,实现多功能化的目标。

3、模压成型-模板浸出法和烧结法是制备多孔聚乙烯的两种常见方法。模压成型-模板浸出法通常是将聚乙烯粉末与致孔剂原料以一定比例进行物理共混,随后加入到模具中,并在热压成型设备上模压成型,最后脱除致孔剂得到多孔聚乙烯,但是这种方法通常存在孔参数不易调节、致孔剂残留会危害人体的缺点;烧结法是指以聚乙烯粉末为原料,使其在模具中受到一定温度和压力,粉末相互接触粘结形成烧结颈,在颗粒完全粘结前通过快速冷却的方法将空隙保留下来,最终形成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聚乙烯植入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聚乙烯的在190℃和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融流动指数为0.5~50g/10min;重均分子量为150000~1500000g/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熔融的过程中还添加增塑剂和/或表面活性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增塑剂为PEG400、PEG2000和PEG400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司盘40,吐温40和吐温80中的一种或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聚乙烯植入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聚乙烯的在190℃和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融流动指数为0.5~50g/10min;重均分子量为150000~1500000g/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熔融的过程中还添加增塑剂和/或表面活性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增塑剂为peg400、peg2000和peg400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司盘40,吐温40和吐温80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增塑剂占聚乙烯、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合计质量的0~5%;所述表面活性剂占聚乙烯、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合计质量的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帆李春明沈杰赵鹏刘文涛文亮李晓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珀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