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047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纳米颗粒实现OMVs(外膜囊泡)的高效分离与纯化,通过利用纳米颗粒微球表面路易斯酸位点实现对OMVs的特性吸附及纯化,使用洗脱液快速将OMVs从纳米颗粒微球表面洗脱下来且不破坏OMVs结构,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进行表征观察。相较于传统超速离心和超滤法,该技术显著提升分离效率与纯度,同时保留OMVs生物活性与结构完整性,简化操作流程,降低成本,促进技术普及与工业化应用,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展现出巨大经济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具体涉及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1、omvs作为革兰氏阴性菌释放的纳米级膜性结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传递遗传物质、毒力因子以及参与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近年来,omvs在疫苗开发、疾病诊断、药物递送领域展现了颠覆性的创新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omvs将在医药、生物技术和其它高技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

2、尽管omvs潜在的应用广泛,其有效分离与纯化却面临多重挑战。传统方法,诸如超速离心、超滤、尺寸排阻色谱和密度梯度离心,虽各有优势,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限制。例如,超速离心不仅依赖于高昂的设备且不适于处理量大的样品,加之过度离心会对omvs结构和功能造成破坏。再比如超滤法虽然回收率高,但分离纯度有限。因此目前尚没有一种适合大剂量、成本低廉、纯度高的omvs分离技术。

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创新分离策略,该策略充分利用了纳米颗粒与磷脂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以实现omvs的高效、快速及大量制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MVs来源于各种条件生长的革兰氏阴性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尺寸范围为20~1000nm;所述纳米颗粒有路易斯酸位点;所述路易斯酸位点能与OMVs中的磷酸基团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所述含路易斯酸位点的纳米颗粒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颗粒、氧化物纳米颗粒、碳基催化剂、介孔硅基纳米颗粒、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mvs来源于各种条件生长的革兰氏阴性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尺寸范围为20~1000nm;所述纳米颗粒有路易斯酸位点;所述路易斯酸位点能与omvs中的磷酸基团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所述含路易斯酸位点的纳米颗粒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颗粒、氧化物纳米颗粒、碳基催化剂、介孔硅基纳米颗粒、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omvs经过粗提后再与纳米颗粒混合孵育,包括:omvs的粗提步骤是通过将含有omvs的溶液,在离心条件下去除菌体和固体内容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纳米颗粒与omvs在4~37℃混合孵育浴10~60min形成omvs-纳米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囊泡(omvs)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omvs-纳米颗粒的纯化步骤为利用洗涤液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功路新枝刘路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