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979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包括外套筒、活塞杆、变阻尼组件、变惯性组件、负刚度弹簧和SMA合金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活塞杆联动变阻尼和变惯性组件,实现了不同振动幅度下对加速度和位移的双重控制,其中变阻尼组件通过特有的内外套筒设计实现多级能量耗散的效果,变惯性组件则通过调节参与工作的惯性质量块数量实现不同程度的阻尼放大作用。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阻尼器通过负刚度弹簧降低阻尼器整体刚度,保持相同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同时,可适当减小惯性质量块的质量和大小,提升了阻尼器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在空间不受限的情况下,负刚度设计实现了对更低频振动的有效控制,拓宽了阻尼器振动控制频率范围,提升了阻尼器的功能性。此外,SMA合金丝实现了自复位功能,确保装置在振动后恢复初始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


技术介绍

1、阻尼器作为一种控制振动和冲击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通过布置阻尼器装置来吸收与消耗一定的地震能量,来减轻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安全。然而,随着建筑物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结构设计变得日益复杂,外部环境引发的振动问题也日趋严重,以深圳赛格大厦和鹦鹉洲长江大桥的振动事件为例,柔性结构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受到风载引发的涡流共振。这类振动不仅影响结构的使用舒适度,还可能对其结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传统阻尼器虽针对特定的振动频率和强度进行了优化设计,但其固定阻尼特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难以适应复杂且动态变化的振动环境,尤其在地震或风载等多频次、幅度变化大的载荷条件下,无法及时调整其阻尼特性。这种不足使得传统阻尼器在抑制结构振动、保护建筑物安全性方面表现不佳,面对复杂的实际工况时,无法提供足够的减振效果,增加了建筑物在极端条件下损坏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用于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圆筒(3)呈H型结构,且阻尼圆筒(3)的外侧两端均与外套筒(1)的内侧相贴合,所述阻尼圆盘(4)的外侧与阻尼圆筒(3)的内侧相贴合,所述阻尼圆盘(4)的外径比阻尼圆筒(3)两端的内径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圆筒(3)的两端与阻尼圆盘(4)上均开设有节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惯性组件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用于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圆筒(3)呈h型结构,且阻尼圆筒(3)的外侧两端均与外套筒(1)的内侧相贴合,所述阻尼圆盘(4)的外侧与阻尼圆筒(3)的内侧相贴合,所述阻尼圆盘(4)的外径比阻尼圆筒(3)两端的内径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圆筒(3)的两端与阻尼圆盘(4)上均开设有节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惯性组件包括两个对立设置的主惯性飞轮框架(5),且两个主惯性飞轮框架(5)分别位于阻尼圆筒(3)的两侧,两个所述主惯性飞轮框架(5)的外侧均与外套筒(1)的内侧连接,两个所述主惯性飞轮框架(5)上均开设有供活塞杆(2)通过的主惯性飞轮框架孔,两个所述主惯性飞轮框架(5)相对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主质量飞轮(6),且两个主质量飞轮(6)的内侧均通过滚珠与活塞杆(2)的外侧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阶段变阻尼变惯性质量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惯性组件还包括两个对立设置的副惯性飞轮框架(7),且两个副惯性飞轮框架(7)分别位于两个主惯性飞轮框架(5)相对远离的一侧,两个所述副惯性飞轮框架(7)的外侧均与外套筒(1)的内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副惯性飞轮框架(7)上均开设有供活塞杆(2)通过的副惯性飞轮框架孔,两个所述副惯性飞轮框架(7)相对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副质量飞轮(8),且两个副质量飞轮(8)的内侧均通过滚珠与活塞杆(2)的外侧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巧云邓茹月孙巨搏李佳靖赵程王思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