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喷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9240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1
本技术涉及脱硫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喷喷淋装置,其包括塔体,塔体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浆液池、侧喷喷淋层和除雾层;塔体的顶部设置有锥形的集烟罩,集烟罩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塔体位于侧喷喷淋层和浆液池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入烟管;侧喷喷淋层和除雾层均为多层结构;该种侧喷喷淋装置通过三层侧喷的喷淋方式确保脱硫剂均匀并充分地分布在塔体的内部,还通过设置不同的侧喷喷淋层的位置和角度,优化了烟气在塔体的内部的流动路径,使烟气和脱硫剂更好地混合,有效地提高了脱硫效率;经过侧喷喷淋后的烟气可能还含有一定量的雾滴,通过三层的除雾层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雾滴,进一步地提高脱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硫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侧喷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1、脱硫塔作为工业废气处理中的关键设备,其核心作用是通过化学反应去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以达到环保排放的标准。侧喷喷淋装置作为脱硫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脱硫效果和设备运行效率。

2、目前,脱硫塔中广泛应用的侧喷喷淋装置大多采用侧面喷射的方式,将脱硫剂均匀喷洒到烟气中,使脱硫剂与烟气充分混合并发生反应,但现有的侧喷喷淋装置喷射覆盖率低而且喷射也不均匀,导致脱硫效果低,不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大颗粒。为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侧喷喷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喷喷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侧喷喷淋装置的脱硫效果低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喷喷淋装置,其包括塔体,塔体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浆液池、侧喷喷淋层和除雾层;塔体的顶部设置有锥形的集烟罩,集烟罩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塔体位于侧喷喷淋层和浆液池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入烟管;侧喷喷淋层和除雾层均为多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喷喷淋装置,包括塔体(1),塔体(1)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浆液池(2)、侧喷喷淋层(3)和除雾层(4);塔体(1)的顶部设置有锥形的集烟罩(5),集烟罩(5)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6);塔体(1)位于侧喷喷淋层(3)和浆液池(2)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入烟管(7);侧喷喷淋层(3)和除雾层(4)均为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喷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喷喷淋层(31)与第二侧喷喷淋层(32)之间的距离为900~1100mm,第二侧喷喷淋层(32)与第三侧喷喷淋层(33)之间的距离为2400~2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喷喷淋装置,包括塔体(1),塔体(1)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浆液池(2)、侧喷喷淋层(3)和除雾层(4);塔体(1)的顶部设置有锥形的集烟罩(5),集烟罩(5)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6);塔体(1)位于侧喷喷淋层(3)和浆液池(2)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入烟管(7);侧喷喷淋层(3)和除雾层(4)均为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喷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喷喷淋层(31)与第二侧喷喷淋层(32)之间的距离为900~1100mm,第二侧喷喷淋层(32)与第三侧喷喷淋层(33)之间的距离为2400~2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喷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喷喷淋层(31)与第二侧喷喷淋层(32)之间的距离为1000mm,第二侧喷喷淋层(32)与第三侧喷喷淋层(33)之间的距离为2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喷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喷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塔体(1)的内径为6400~6600mm,短喷枪(34)的喷嘴与塔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70~190mm且朝向下方倾斜50°;长喷枪(35)的喷嘴与塔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200~1400mm且朝向下方倾斜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喷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塔体(1)的内径为6500mm,短喷枪(34)的喷嘴与塔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80mm;长喷枪(35)的喷嘴与塔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3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斌罗良
申请(专利权)人:弘邦环境工程江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