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直流配电网,具体是一种交直流配电网的能量信息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内容涉及结构设计、电力电子接口电路、控制技术、保护技术、结网方式、通信技术、容量配置和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虽然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系统的相关研究还处于理论分析、实验验证阶段,但随着光伏电池、燃料电池等直流电源的大量接入和越来越多的直流设备得到推广和应用,直流配电网技术已得到产学研各界的广泛关注,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系统的体系结构应依据应用场合、系统组成、负荷规模等因素确定,进一步地,应根据系统功能和系统各单元特点实现系统的协调自治控制,在能量调度系统中,首先进行信息采集,收集环境预测信息,得到风机、光伏等发电单元功率预测值,基于以往负荷需求量,得到未来时段的负荷预测值等。
2、现有的电能信息采集器大多直接安装在墙壁上,无法进行高度调节,不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查看检修,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电能信息采集器大多安装在户外,在遇到雨天时,空气中包含大量的潮湿空气,凝结后在采集器内会造成设备生锈和内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直流配电网的能量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贴墙壳板(1)和电能信息采集器本体(33),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墙壳板(1)的内壁中心线上设有定位机构,且贴墙壳板(1)的前侧开设有第一滑口(2),所述定位机构的一端穿过第一滑口(2)并固定连接有机壳(3),且机壳(3)和贴墙壳板(1)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柜(4),所述电能信息采集器本体(33)安装于保护柜(4)的后侧内壁上,所述保护柜(4)的两侧均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多个散热网口(5),所述保护柜(4)的内壁设有用于对散热网口(5)进行封闭的封闭机构,所述贴墙壳板(1)的一侧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遥控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配电网的能量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贴墙壳板(1)和电能信息采集器本体(33),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墙壳板(1)的内壁中心线上设有定位机构,且贴墙壳板(1)的前侧开设有第一滑口(2),所述定位机构的一端穿过第一滑口(2)并固定连接有机壳(3),且机壳(3)和贴墙壳板(1)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柜(4),所述电能信息采集器本体(33)安装于保护柜(4)的后侧内壁上,所述保护柜(4)的两侧均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多个散热网口(5),所述保护柜(4)的内壁设有用于对散热网口(5)进行封闭的封闭机构,所述贴墙壳板(1)的一侧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遥控接收器(6)、雨水传感器(7)和plc控制器(8),所述升降机构、封闭机构、遥控接收器(6)和雨水传感器(7)均与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网的能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贴墙壳板(1)中的定位杆(9),所述定位杆(9)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定位套(10),且定位套(10)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1),所述定位块(11)的一端穿过第一滑口(2)并与机壳(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网的能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机壳(3)上侧一端的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主轴端贯穿至机壳(3)中并固定连接有蜗杆(13),所述机壳(3)的两端内壁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杆(14),且转杆(14)上固定连接有与蜗杆(13)啮合连接的蜗轮(15),所述转杆(14)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传动齿轮(16),所述机壳(3)对应两个传动齿轮(16)的后侧均开设有第二滑口(17),所述贴墙壳板(1)对应第二滑口(17)的前侧开设有第三滑口(18),所述贴墙壳板(1)对应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伦迪,王禹,赵东坡,丁小龙,冀振鑫,张攀,赵成,付建朝,郭鹏,常鹏辉,杨勇,郭景峰,李亚培,曹聪,马丹,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