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920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0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属于胶体化学中的微胶囊或微球制造技术领域。磷脂溶解在三油酸甘油酯中形成第一分散相流体,配合相应的连续相和第二分散相流体,并以连续相流体为外相,第一分散相流体为中间相,第二分散相流体为内相,三者分别注入微流体装置,形成的双重乳液自发去湿,得到外径为30~150μm的巨型脂质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脂质体不含表面活性剂,生物相容性好,在人工细胞和生物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属于胶体化学中的微胶囊或微球制造。


技术介绍

1、脂质体是一类由磷脂分子自组装而成,具有封闭双层结构的分子有序组合体,又被称为磷脂囊泡,其具有被一个或多个磷脂双层或片层包围的水核。脂质体可以根据其大小(小、大和巨型脂质体)、磷脂层数(单层、寡层和多层)和磷脂电荷(中性、 阴离子或阳离子)进行分类。巨型脂质体(guv)为粒径大于1μm的脂质体,超高的包封体积与包封率,并且尺寸大小接近于大部分生物细胞,被广泛用作人工细胞模型、药物载体和反应基元。因此,guv在分析检测、生物医药、化学、材料等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guv主要通过水化法、电形成法、相转移法等传统制方法制备,存在尺寸不均一、不易控制及对负载物质的封装效率低等缺点。所有上述缺点都可以通过利用微流体技术制备基于脂质的囊泡来克服,赋予微流控技术所获得guv以单分散、尺寸可调、封装率高、封装均匀等优点。微流控方法制备水包油包水(w/o/w)双重乳液,磷脂溶解在中间油相中,在连续相流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完成去湿过程,通过去湿(dew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磷脂溶解在三油酸甘油酯中形成第一分散相流体,配合相应的连续相和第二分散相流体,并以连续相为外相,第一分散相流体为中间相,第二分散相流体为内相,三者分别注入微流体装置,形成的双重乳液自发去湿,得到外径为30~150μm的巨型脂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mL三油酸甘油酯中含磷脂的量为0.001~0.0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相流体的制备方法为:常压、室温下,将磷脂的氯仿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磷脂溶解在三油酸甘油酯中形成第一分散相流体,配合相应的连续相和第二分散相流体,并以连续相为外相,第一分散相流体为中间相,第二分散相流体为内相,三者分别注入微流体装置,形成的双重乳液自发去湿,得到外径为30~150μm的巨型脂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ml三油酸甘油酯中含磷脂的量为0.001~0.0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相流体的制备方法为:常压、室温下,将磷脂的氯仿溶液用氮气吹干成磷脂膜,加入三油酸甘油酯,超声溶解磷脂形成第一分散相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为聚乙烯醇水溶液或蔗糖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是由聚乙烯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聚乙烯醇与水的质量比为0.01~0.3:1;蔗糖水溶液是由蔗糖与去离子水混合而成,蔗糖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05~0.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去湿的巨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楠楠齐金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